第385章 男表(第2页)
孟德尔紧随其后,只见室内宽敞明亮,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与文件,而此时办公桌两侧分别坐有一人,左手边是略显年轻但又不失沉稳的路司长,右手边则是稍显年迈的面容微瘫的周司长。
“周司长,路司长。”孟德尔看向两人,一一问候。
此时,周司长站起身来,和颜悦色道:“小宋啊,等着急了吧。三套方案我和路司长来回对比到现在已经有些结论,不过我和路司长还未达成一致。”
一旁的路小拉见周司长起身,则紧跟着站了起来。
“来,坐,坐下说。”
孟德尔微笑着坐下,目光在两位司长之间流转,他的神情看起来既谦逊又自信,“周司长、路司长,不知二位司长对那三套方案有什么疑问,我可以试着解答。”
周司长轻轻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缓缓开口:“你们在这么短时间就能拿出三种替代性方案,确实是下了不少功夫,而且效率非常高。但就目前而言,我更倾向于第一套方案,全面国产化。成本,周期都完全可控,但路司长更倾向于第二套方案,因为后期可以再改进升级。不过目前禁运严峻,配套的国外设备能不能买回来都还是一个问题,所以……”
周司长的话并没有说,但他的意思却十分清晰明了。
如果换做是原身,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二套,但孟德尔不是原身,他有先知先觉,禁运一时半会是无法解决,直到一九九二年小日子放弃制才后,禁运联盟才开始迅速瓦解。
而剧中,在九零年年底便建成东海化工项目一期,这其中使用的设备自然不可能来自国外。
所以,当初在紧急会议上分组分析方案时,孟德尔主动提了全面国产化的方案,就是因为他知道其他方案不可能走得通。
“周司长,路司长。如果是之前的我,我一定会选择第二套方案,使用国产主机并搭配国外高标准配件。但是自从禁运后,我便有了新的想法,那便是使用第一套方案。全面国产化,听起来似乎保守,但不仅是现在,更是未来几十年都最为正确的选择。”
路司长闻言,眉头微挑,目光中闪过一丝讶异,显然对孟德尔的立场转变感到意外。他沉声道:“哦?全面国产化?你能详细阐述一下你的理由吗?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轻易能做出的决定。”
在东海立项之后,她可是一直有在观察小宋。
以他的了解,对方一直都是主张建成国内甚至是国际都较为先进的乙烯制造设备。怎么如今就突然转变了思路?
他有些……措手不及。
孟德尔微微点头,语气坚定而自信:“当然,路司长。全面国产化,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面临技术瓶颈和成本控制的挑战,但从长远来看,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这能有效规避国际正志风险,确保我们的项目不受外部因素干扰,稳定运行。其次,全面国产化还能促进国内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整体的工业实力。”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两位司长,继续说道:“再者,随着我们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国产设备完全有机会也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平。到那时,如果再遇到如今类似情况,我们可以坦然应对。至于成本问题,我相信通过优化设计和生产工艺,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路司长听后,神色渐渐凝重,他缓缓点头,似乎在细细品味孟德尔的每一句话。
周司长则露出一丝赞许的微笑,他重新坐回椅子,目光中闪烁着深思的光芒。先不管小宋所说的未来能否实现,就凭他支持自己,后续他都乐意帮上一帮。
“你的见解颇为独到,小宋。”路司长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全面国产化,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国际风险,但技术瓶颈和成本控制,你如何确保能够妥善解决?”
孟德尔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答道:“路司长,关于技术瓶颈,我们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联合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至于成本控制,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手段,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