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稳坐钓鱼台(第3页)

 稍稍停顿片刻,他又试探性地问道:“其实我对老赵的印象好着呢,只不过这港机厂打架事发的时候,他就在现场,我估计少不了处分。” 

 进办公室之前,他看见靳长晓从这里离开,刘玉海不知道孟德尔会支持哪一位,所以他需要知道对方的想法。 

 所以,便有了试探。 

 孟德尔淡然一笑,刘玉海的意思他懂,但码头负责人的位置其实早已定下,不是他马保平又或者韩则刚能够染指。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老赵之前见过两次,为人踏实肯干,是个老实人。” 

 刘玉海好奇道:“那你是倾向老赵,老韩已经找过你了?” 

 孟德尔不偏不倚地道:“老赵和老靳这两人我都不是十分了解,码头航运呢也不是我的专业,所以这两人我不做过多的评判,只看这两人谁能够拿出更好的优化码头运力的方案。” 

 刘玉海微微颔首,他明白了孟德尔的意思。 

 随即表态道:“其实刚才在老马那里,我也是这么说的,我呢就是一个财务,技术方面我是一窍不通,不知道他们谁好。这样,你们搞技术的怎么投,我们就怎么跟。不就完了,是吧。” 

 一如原剧,刘玉海,他的支持者。 

 孟德尔点点头,“行,那咱们就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看方案,定人选” 

 刘玉海点头应道,随后又聊起二期设备采买的问题。 

 他根据小日子供货商历年的报价做了一个核算,这价格比他们东海化工和部里计划的预算外汇要高了许多。 

 还有就是海外禁运,就算外汇充足可以购买设备,但是运不到国内,又有何用。 

 东海和部里或许有这个疑虑,但是孟德尔没有,因为明年这个时候小日子为了赚钱便不顾禁运直接将设备卖给国内企业。 

 而到那时,各国企业自然不甘落后,毕竟国内市场于他们而言正是一个巨大的金矿,只要谁率先占领又或者合作,便能赚取超额利润。 

 各国联盟的企业不是傻子,只要有一就会有二,所谓的禁运也只会成为一张废纸。 

 “买设备这事不急,预算我们也可以多做几家,最后用谁的设备还不一定呢。”孟德尔略带深意地说道。 

 “宋厂,可是就算有钱,咱们也买不来设备呀。”刘玉海无奈道。 

 “商人天生逐利,华夏是一个巨大的,尚未开发的,有着巨大利润市场,没有哪个商人愿意错过这样的机遇。再者,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技术会越来越先进,而发达国家的生产资料必然会过剩,到那时,他们必然会寻找有潜力,有能力消耗如此巨大过剩资料的市场,而我国便是不二选择。”孟德尔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自信。 

 刘玉海看着孟德尔,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佩。他知道孟德尔有着过人的专业技术,但没想到对方竟然有如此远见卓识。 

 “采买设备一事不急,但在此之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除了小日子,美利坚,德意志,鹰酱的公司,你们财务部都可以根据历年设备报价,做一份预算。有句话老话不是说的好嘛,货比三家,不吃亏。” 

 “好嘞,宋厂,我这就去办。” 

 “不急,慢慢来……” 

 …………………… 

 四月初。 

 孟德尔在办公室里接到了程开颜打来的电话。 

 “小辉,小引生病了,爸妈照顾小引也跟着一起病倒了,我一人忙不过来,你能回来看看吗?” 

 “怎么可能?小引怎么生病了,我前两天不是才打的电话吗?” 

 “呜呜呜……小引得了腮腺病,住了好几天院,爸妈陪床也跟着病倒了。” 

 孟德尔在心中冷笑一声,最后又面不改色地安慰道:“别慌,我这就回去。” 

 他可不是宋运辉。 

 小引生病是真,程老毕登累病可不一定是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