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岁月神偷

第九十一章 底牌(3)(第2页)

 

想到此处,李景隆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朱标的背影。

 

心中继续想道,“标哥,其实很多事,不用拖那么久的!很多事之所以铸成大错,其实...是因为你们爷俩有时候,没有当断即断呀?”

 

“有时候太要名声了,不是什么好事?”

 

就这时,就听朱标继续开口,“刘真这人,本想着他在保定待几年之后,再跟着凉州宋晟历练几年,让他接管陕西的兵马。现在看来,此人德才皆是不足。”

 

说到此处,他回头看向李景隆,“保定总兵这职位,你心中可有人选?”

 

李景隆忙低头,谦恭的说道,“太子爷您说笑了,臣才多大,哪能妄议一镇总兵的人选?再说臣认识的,都是东宫中人,外人臣也...”

 

“最烦你装!”

 

朱标皱眉道,“说!”

 

李景隆沉吟片刻,苦苦思索,“刚才太子爷问了刘总兵毛头大哥....那臣想,若是这回北征,毛头大哥那边有了军功,是不是可以在地方上历练历练?”

 

说着,他笑笑,“臣知道,毛头大哥身为国公,当个总兵是委屈了。那....河北都司?”

 

“他那性子毛毛躁躁的!”

 

朱标哼了一声,“没人看着,说不定惹出什么事来?”

 

“东平侯韩勋的性子稳当。”

 

李景隆又说出个东宫的门下来,“年岁也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

 

“小韩?”

 

朱标再次沉吟,“沉稳由于胆气不足。”

 

说着,又瞥了李景隆一眼,“你说来说去的,都是咱们身边的人!”

 

“臣都说了,外人臣也不怎么认识呀!”

 

李景隆笑道,“家父门下是有许多军中的故旧,可臣也不能推举他们呀!”

 

前几个月刚得了一个教训,他怎么能不长记性?

 

老朱让你掺和人家儿子的事,和没让你掺和,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且李景隆也不想掺和。

 

他曹国公的门下,他可以调到京师之中,在帝王的眼皮子底下当实权将领,但绝对不能直接放出去当总兵镇台。

 

起码,现在不是个好时机。

 

因为现在刚刚才洪武十八年,距离日后,还有很远!

 

“问你也是白问!”朱标白了李景隆一眼,“一点都不贴心!”

 

~

 

一夜之后,继续启程。

 

冬天是真的来了,马蹄踩着地面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那是昨夜的薄雪凝结成冰,马蹄一踩就变成了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