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车队遇袭(第3页)
更让他惊喜的是行军效率。不用生火造饭,队伍节省了近一个时辰。
回程时,他们甚至有余力绕道巡查了一处平时无暇顾及的山隘,果然发现了胡人骑兵近期活动的痕迹。
当晚回到大营,亲兵们对军粮的评价出奇地一致——方便、顶饿、适合行军。
王虎挠着头问:\"将军,这好东西哪来的?能不能多弄点?\"
叶秋笑而不答,只是下令明日扩大试用范围,选三个不同兵种的百人队同时测试。
三天后,试用报告堆满了叶秋的案头。步兵称赞便于携带,骑兵喜欢不用下马就能进食,哨兵则最爱它能随时补充体力。
最妙的是,普通士兵一天需要五斤左右的粮食,而军粮只需一斤半就能达到同样效果,大大减轻了后勤压力。
叶秋当即写了一份详细奏折,派快马送往京城。同时,他也没忘记给小弟写家书,除了肯定军粮的效果,还特意问了句:\"近日京城多雨,父亲旧伤微恙。\"这是他们兄弟间的暗号,意思是询问京城是否有变。
......
京城,叶明正在秘密工坊检查最新一批军粮的生产情况。有了皇帝的首肯,生产规模扩大了十倍,工匠也增加到上百人。
\"三少爷,按您的要求,这批加入了更多油脂和盐分。\"张厨娘指着刚出炉的干粮说道,\"我听说边关天寒,士兵消耗大,这样更能补充体力。\"
叶明拿起一块尝了尝,满意地点头:\"不错。肉干的熏制时间也延长了?\"
\"按您说的,多熏了半日,更干燥耐存。\"张厨娘笑道,\"就是有个怪事,最近总有生面孔在工坊外转悠,还试图收买我们的帮工。\"
叶明眼神一凛:\"什么时候开始的?\"
\"就这两三天。\"张厨娘压低声音,\"昨儿个小翠还说,有人出十两银子,就为打听咱们用的是什么盐。\"
盐?叶明若有所思。军粮保质的关键之一就是含盐量,这是核心机密。看来杨家的人还没死心,想从配方入手。
\"加强戒备,所有原料配比只让核心人员知道。\"叶明吩咐道,\"另外,新来的帮工一律不准接触关键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