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必然性问题(第2页)

 

各位有没有觉得,排队一个人一个人登记领口粮太过费时费力,发放完口粮,一天的时间不剩下多少,没有充足的劳动时间耕作,这样下去极有可能无法达成自给自足,一直仰仗救济粮可不行。”

 

众名镇民闻言,皆是点头附和。

 

都觉得这种排队发粮的形式能保证公平但太过耗费时间。

 

艾莉丝薇尔随即提出改进方案:“对此,我有一个改革方案。

 

今天开始给镇民们分组,就以……

 

格雷,一锅饭常态能供多少人的一餐饭?”

 

格雷目测估计,每人正常一碗的话……

 

“50个人左右。”

 

“好,那就五十个人一组。每五十人的一组选一个小组长出来,小组长的选举就拜托各位村长了。

 

小组长每天到我这里来领够一组的口粮,粮食的分配交由小组长进行,这样可以保证短时间内完成口粮的发放。

 

小组长需要学习用陶甑煮米的方法。

 

耕作的时候,也依据分好的小组集体活动。”

 

言罢,一时间没有任何人发言。

 

镇民们中的中老年人中,有些人低头沉思,应该是在消化艾莉丝薇尔的发言。

 

小不点儿采儿倒是没有思考什么,听不懂,干脆不听了,什么时候开饭?

 

额……你才刚吃两大碗(实2坤碗)来着。

 

分组管理啊。

 

格雷在旁默默听着艾莉丝薇尔的发言。

 

的确,分组管理相比于排队一个人一个人领救济粮,效率可要高得多,只要每个小组长领粮食,量有点儿多的问题再叫两个人搬运就解决了。

 

增长了效率,将空余时间放在劳动中,增加了劳动时间,才有可能做到种田收田自给自足。

 

不过以小组长分配粮食,虽说提高了效率,但这种方式还隐藏了些许祸患。

 

现在提出来可能有些为时过早,但为了防止种下祸根……

 

如果没有人看出问题所在的话,格雷会横插一嘴。

 

“二皇女殿下……”

 

出声者依旧是那位老村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