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西园八校尉(第2页)

 由爱卿为朕统领,遴选忠诚勇武之人为校尉,替朕驻守八关。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何进被刘宏突然冒出来的好点子惊喜到了,好家伙,我要一个他给了八个,还有比这更圣明的皇帝吗!

 “嗯,这人选吗?”

 “臣明白,臣仅一弟,八校尉当然是忠于陛下忠于大汉的勇士方可担任。”

 “嗯,卿且先回吧,朕再考虑考虑。”

 次日,陛下和大将军商议置西园八校的消息不胫而走,可见皇宫比筛子还能漏的情况是多么严重。

 对此,刘宏早有预料,自古宫墙之内无密事,这里看似严密,实则是天下最公开的地方。

 果然朝会上,各方势力都盯上了西园八校尉的位置,使尽浑身解数推举族中才俊。

 至于反对成立八校,那是不可能的,两百多年的发展,他们早就有了一套完整把皇家的转变为自家的指导方案。

 最终再各方掺和协调之下,比历史上提前几年出现的西园八校尉人选诞生了。

 人选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刘宏想了一夜,决定自己当将军,于是有了八校官职名单。

 无上将军——皇帝·刘宏,

 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

 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

 下军校尉——越骑校尉·何苗

 典军校尉——议郎·曹操,

 助军左校尉——司空·杨彪,

 助军右校尉——大司农·冯方,

 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

 右校尉——淳于琼。

 因为还没什么成就,鲍鸿并没有出现,被走后门的何苗顶了位置。

 灵帝刘宏也因为想起杨赐曾经上书黄巾危害的事情,给了他儿子杨彪一个位置,也不知道出于补偿杨赐丢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而此时曹操还在路上的曹操并不知道,走在路上就多了一校兵马,还在认真接收被征来的士兵。心里想着去到长社该怎么大干一场。

 没错,计划中皇甫嵩和曹操也要再次分兵。

 到了颍川,看着把城池经营得像个铁桶般的波才军,皇甫嵩总感觉不应该啊,这是碰到鬼了吧!

 不过,还好他们有方案二,当即,曹操分了步骑一万绕过颍川,前往长社,准备切断波才与北方黄巾主力的联系。

 曹操带着一万兵马急行军到达长社,看着紧闭的城门、城楼上的飘扬的黄巾旗和或站或走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