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开门,农耕教导队(第3页)

有了大致形状的样品,黄平当即推掉其他工作,给战场去信让他们安心,然后召集了山河大学、渤海大学和研究院的动力专家,武器专家和材料专家,在渤海兵工厂全力攻克燃机小型化和坦克武器装甲设计生产。

在全资源倾斜,又有早前的技术积累,加上黄平这个见过坦克结构的人提点。

两个月,终于整出来一辆可堪一用的燃油坦克初代机。

这东西特点不多,硬、重,热兵器也不多,就一门小舰炮,两边各加装了可旋转的三刃钢刃,直径一米,驱动起来就是会锯砍的六把钢刀。

杀牛宰马不在话下,就是耗能严重。

舱室里带不了多少东西,燃油和炮弹都是内装,每次上战场只能携带四枚炸弹,其他的要装油。

试射成功之后,放上大趸船,由镇远舰队全马力地拉着就往辽东赶,从丹东登岸,开辟道路到了永甸前线。

果然,陆战之王不是吹的。

跨时代的坦克冒着黑烟,转着俩刀,从永甸驿砍到了国内西路,就是燃机有点干,燃料见底,快要趴窝了。

但不影响他的炮弹发射,对准鸭绿江对面的水军营地就是两炮,打崩了公孙度的化龙梦。

平远舰队,镇远舰队趁机靠近渡口,抢滩登陆,坦克后面的玄武军蜂拥而过。

被连下两关,公孙度败退国内城,手下士兵潜逃者甚众。

没了公孙度军队的威胁,两个舰队合力将趸船推进了鸭绿江,当做渡船,把坦克搞了过来,这基本宣告了公孙度的末日到了。

果然,新式开花弹无视了这个时代的城门,一炮城楼,一炮城门。

国内城破,公孙度战死,手下文武降者十余人,全被丢入劳改营。

国内一失,被两面夹击的公孙康毫无生机,自刎而死,辽东之乱局,基本平定。

无数官方和民间人员来到辽东和朝鲜半岛,开始了真正的农耕技术下乡活动,逐步向海参崴东北平原里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