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我们都是穷奇啊
“好!”
黄平果断点头,不管是不是真有事实,必须正面回应。
像这种史无前例的事情,往往会被后来人作为经验依据,这是法理的惯性,和道理不同。
“说说详细的事情,我们将之调查个明明白白,依法审判。”黄平开口,“你们信得过我吗?”
“信!”
那自然是信得过的,黄平和我们党带领他们一步步从泥泞中站起来,教他们读书,传他们手艺,帮着大家种地。
古老的土地上,散发着希望的光芒,所有人第一次对生活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梦想。
一桩桩,一件件都在大家心里。
要是信不过,要不是希望这一次的国家更好,他们不会来此游行。
正因为热爱,希望这个他们一手建设的国家更好,他们才容忍不了丁点儿的瑕疵;
才对政府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而格外愤怒。
这些,黄平都理解,上一世的黄清,也见过很多人如此,很多爱国的热血青年,往往因为不了解事情全貌,而冲动片面地抨击一些人员、单位,甚至整个国家。
年轻人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这是种逃避开脱的理由,又何尝不是对青少年不成熟心智的利用。
黄平要做的,就是一步步引导他们冷静下来,用他们聪明的才智主动去了解,去分析,然后依法公平公正地去处理。
在他心里,这就是国家的成长步骤,所以他从不怕出现问题。
此时,明确信任关系之后。
“首席同志,为什么通过审核方式将一部分人民让给旧贵族使唤?”
“为什么他们能出去赚取荣华富贵,我们不能?”
“是不是有暗通款曲的事情存在?”
有人提出了第一件事,正是张三汇报的初步调查的事因。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所有外出的人仍有是否选择保留户籍的自由,你们能到这里,也是脑瓜个顶个好用的才子,不妨想想为什么?”
黄平开口,即答即问。
“那是,选择归属的自由!”
有人想起了《人民临时公约》所言的第一条,人民有选择归属国的自由。
“是的,曹孙招募民间力量的审核确实没有公开,因为有些人选择了离开北溟,因为他们不认可人人平等,他们认可贵族平民的统治方式,这一类人离开之后生死与我们无关,并且要回来需经过更加严格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