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高凉惊魂

 交州东三郡的动乱,并未影响到西面沐昀等人的瘴疟救治工作,朱雀军和土狗军在郁林主干道阿林城筑防,切断了东西交流。

 刘备等人早就探知清楚这点,所以南下合浦郡,并未西行。

 在苍梧高要,一支衣衫褴褛,同样疲惫不堪的队伍闯入了行进中的刘备等人眼中。

 饥饿、伤病、迷失方向,早已磨灭了他们作为“王师”或“世家精锐”的最后一丝尊严。

 正是自诩华夏正统的南迁世家武装,这一路十来年的迁徙世家之所以还没成为一盘散沙,正是因为“华夏正统”四个字。

 当年北溟带着数百万百姓强势宣布自治,被他们斥责为乱臣贼子;

 后来刘协避祸北溟,让兄长刘辩就藩日南王,同时宣布退皇帝位结束了帝制,他们将刘协开除了贵籍,并且派人刺杀;

 他们从来不肯放下的,就是从来就不存在的贵族头衔,他们以此为荣,自认华夏主人。

 从来也没想过他们的先祖,何尝不是因缘际会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的贵族。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个华夏人都知道,但贵族的存在意义,仿佛就是为了消灭这个道理。

 他们的信仰是贵胄天生,从未变过。

 北溟的存在,是对他们信仰的挑战,是对他们地位的挑衅,但他们抗争失败了,不得不远走他乡。

 并在迁徙途中,为了团结内部力量,在统一信仰的前提下,不知是谁提出了华夏正统这一言论。

 这很好的解释了他们的高贵身份来源,也安抚了所有人受伤的心灵,同时也能很好地将后代教育成他们的样子。

 祖祖辈辈的努力,你们天生就该是高人一等的思想灌输给了孩子们。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切的苦难,只是将来成就大事的考验。

 这一体系的教育,司马懿,诸葛亮这些20岁上下的年轻人既是创造者,又是被教育者。

 碰到了,那自然要互相派人交涉。

 “前方何人?”

 “与你何干!”

 刘备等人一眼就看出来后面的世家之人,太明显了。

 虽然同是天涯沦落人,但他们可没有必要惺惺相惜。

 刘备秉承着的是刘氏天下的心理,司马懿那批世家的理念是世家优先,连皇室也要靠后。

 就这理念,他们在荆州的时候就已经互相了解清楚,自然不可能走到一起。

 为了防止意外,想了想,徐庶还是建议简单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