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双雄北上(第2页)


 “父亲息怒!”孙权脖子一缩,但还是相劝,“权以为,誓言之事乃政治谋略也,当不得真!”


 书房内陷入死寂。


 孙策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脸上满是不甘。


 孙坚默不作声,脸上神色变换,可见其心中也是纠结万分。


 周瑜则闭目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如同推演着无形的棋局。


 “伯父所言此乃阳谋,避无可避。然,此中亦非全无腾挪之隙!”


 周瑜开口,拿着草案上前,铺在地图旁边,指着“自治政府组建指导意见”:


 “主权归一,此乃大势,国之基石不可逆。然‘治权自治’,却有不小操持空间!官员如何任免?地方财税如何分配?此皆可谈!


 北溟政府要的是名义上的统合与军队的控制权,只要这两点满足,细节上,未必不会让步!”


 他目光转向孙策,带着鼓励:“至于军队改编,伯符,此未必是坏事!纳入国家序列,意味着军械、粮饷、乃至新式战船皆由国家中央供给!


 我江东子弟作为华夏人民,自然有入伍保家卫国服兵役的义务,但兵不可能长生不老,他们会按照北溟的兵役制度退伍回家。


 届时我等成立东吴建设公司,招募这些人才,开拓海外,海洋公约当未忘却,其中明确指出,华夏人民的海外开拓,只要不违反海洋公约所禁止的条款,其他行事自由。”


 周瑜的分析如同在绝境中劈开一道缝隙,孙策眼中的怒火稍退,代之以沉思,孙权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公瑾的意思是同意特别行政区之事?但要争取更大的利益?”孙坚沉声问。


 “正是!”周瑜斩钉截铁,“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五十年世易时移,只要根基在,未来之事,谁堪定论?”


 孙坚一声长叹,带着几分无奈,决断道:“也罢!仲谋,起草回信。告黄平首席:江东孙氏,感念中央体恤地方之苦心。择日我孙氏将携周公瑾等人北上,商议特区国策。”


 孙坚定下前往井陉行程,特别行政区国策已经传遍天下,吴郡世家自然明白孙氏北行要干什么。


 纷纷往使团里面塞人,暗中也是频频聚首,对此,孙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能跟其他世家闹得太僵。


 在交州交趾郡,曹操同样收到了邀请函。


 原交趾太守府,在贾琮献忠之后,让给了刘辩当日南王府,对于他们就藩半路落地的事情,长久以来,也没人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