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十三甲(第2页)
至于说,大禹偶然得到的“洛书”,其实,大概率就是伏羲手中得到的秘本中的一部分。
大禹治水,传说,一路降妖伏魔才得以完成,而这过程中,他所仰赖的东西,正是伏羲氏留下的“河洛天书”。
为证明这件事,金先生还列举了很多文物佐证,大部分都是夏朝留下的古物和遗迹,其中有些还真是很有说服力的,只是啊,在国际上,其实一直不承认的商朝以前历史存在,理由是出土文物太少,因此,更多怀疑那些是传说。
夏朝尚且不被认可,那就更不用说在夏朝之前的唐、虞两朝了。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金先生,在这方面确实付出了很多心血,不说别的,就这些文物佐证就不是一般人能搞到的。
而不出意外,在金先生的着作里,很快,也写到了关于河洛天书的事情,甚至,后面还专门开了一个章节,就是为了讲清楚他的观点。
他认为,所谓的“河洛天书”,其实就是那个年代广为流传的“帝王之术”,三皇五帝的神通多半来源于此。
夏商时期那些帝王,也多半由此受益。
只是,随着时代推移,天书里面的内容越传越少,以至于到春秋战国时期,还能找到的篇幅就已经很少了。
传说,只有部分残篇流转于民间,但是在当时极少有人见过。
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合,天下一统,这位痴迷长生之术的始皇帝在无意间得知了“河洛天书”的存在,并由此,决意派出人马寻访此书的下落,为此,不惜倾天下财力。
只是,这事儿一直进展不快,直到后来某一天,一个术士带着一块龟甲朝见始皇帝,并自称,是鬼谷门人,知道《河洛天书》的下落。
始皇帝一看那献上来的龟甲,心中大喜,于是见了来人,来人介绍,说,传说中,伏羲氏得到的《河洛天书》印刻在龟甲之上,而这龟甲,分大甲十三片,中间分五甲,既为金、木、水、火、土,五甲。
而除却这金、木、水、火、土五甲之外,左右各有四甲,分别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