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烬火余温 , 江湖余波(第2页)

 因为她们知道,只要彼此还在,只要心中的信念还在,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而属于她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三月的江南,烟雨朦胧。太湖的水波漾着细碎的金光,岸边的桃花开得正好,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石板路上,沾着湿漉漉的水汽,像是一幅晕染开的水墨画。

 药王谷外的小村里,炊烟袅袅。苏清瑶坐在丹房的窗前,手里拿着一根银针,正小心翼翼地挑开柳园开手臂上的最后一块结痂。结痂下的皮肤粉嫩如新,只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像一条淡粉色的丝线。

 “总算都好了。”苏清瑶松了口气,将一瓶药膏递给柳园开,“这是用雪莲和龙血藤熬的,每天涂一次,不出半年,疤痕就能彻底消掉。”

 柳园开接过药膏,却没立刻涂抹,反而低头看着那道疤痕,指尖轻轻拂过:“留着也挺好,算是个念想。”

 她想起在蛇母洞的最后时刻——玄尘的邪力爆发,她被卷入骸骨崩塌的碎石中,本以为必死无疑,却被蛇头骨的空腔护住了心脉,又靠着最后一丝紫火护住了生机。若不是苏清瑶及时赶到,她恐怕真要成了蛇神骸骨的一部分。

 “什么念想?想起来就疼的念想?”苏清瑶嗔怪地瞪了她一眼,却忍不住笑了,“说起来,凌云师兄他们怎么样了?昆仑派的事处理完了吗?”

 “前几日收到他的信,说已经选出了新掌门,是他的小师弟,年纪虽轻,却正直稳重。”柳园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苏清瑶,“他们正在清理蛇神教的余孽,还查出当年玄尘为了夺取掌门之位,用邪术害死了上任掌门,也就是他的师父。现在真相大白,昆仑派总算能重振旗鼓了。”

 苏清瑶接过信,细细读着,读到“神农鼎已被请回昆仑,供奉于祖师殿,与昆仑雪剑一同镇压邪祟”时,轻轻点了点头:“这样也好,鼎在昆仑,有昆仑派的守护,总比留在药王谷安全。”

 她想起那尊青铜巨鼎,在蛇神墓中沉寂百年,却始终散发着温润的灵力,既能炼药救人,也能镇压邪祟。或许这就是神农鼎的宿命——不在于谁拥有它,而在于如何使用它。

 “对了,周坊主派人送了些东西来,说是感谢我们破了太湖的万蛇阵。”柳园开指着墙角的几个木箱,“打开看看?”

 苏清瑶走过去,打开最上面的箱子——里面装着一匹云锦,上面用金线绣着太湖的景致,波光粼粼,栩栩如生;另一箱是些珍贵的药材,有千年的何首乌,还有罕见的赤灵芝,都是药王谷需要的东西。

 最底下的箱子里,放着一个小巧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对玉簪,簪头雕刻着蛇与莲花的图案,蛇缠绕着莲花,却没有狰狞之感,反而透着一种奇异的和谐。

 “这簪子……”苏清瑶拿起一支,对着光看,“蛇与莲花,倒是少见的搭配。”

 “周坊主说,蛇代表着坚韧,莲花代表着洁净,正好配我们俩。”柳园开拿起另一支,插在苏清瑶的发髻上,“你看,多好看。”

 苏清瑶脸颊微红,从铜镜里看着那支玉簪,突然想起柳乘风临死前说的话——“你我都是神农氏的后裔,这胎记是诅咒,也是守护”。如今想来,所谓的诅咒,不过是人心的贪婪与执念,只要心怀善念,再深的诅咒,也能化作守护的力量。

 “清瑶,你看谁来了!”门外传来村民的呼喊。

 两人走出丹房,只见村口的老槐树下,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秦无殇。他比上次在西域见到时清瘦了些,头发也白了几分,但精神矍铄,手里的木杖轻轻敲击着地面,发出沉稳的声响。

 “秦老先生!”苏清瑶和柳园开连忙迎上去。

 秦无殇看着她们,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两个丫头,倒是比上次见时沉稳多了。”他目光扫过苏清瑶发髻上的玉簪,又看了看柳园开腰间的软剑,“看来蛇神教的事,确实让你们成长了不少。”

 “老先生怎么会来江南?”柳园开问道,“西域的事都处理完了?”

 “黑风寨的余孽已除,蛇舞噬魂阵也破了,只是……”秦无殇的眉头微微蹙起,“我在清理寨中遗物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号,与蛇神教的符文相似,却又多了些西域的印记。我怀疑,蛇神教并非只有中原和西域两支,或许在更遥远的地方,还有他们的分支。”

 苏清瑶心中一凛:“您的意思是……蛇神教的根基,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不好说。”秦无殇的木杖在地上轻轻一点,“但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我这次来江南,一是看看你们,二是想查查当年蛇神教初代圣女的下落——据说她晚年曾在江南隐居,留下了一本手札,记载着蛇神教的所有秘密,包括如何彻底根除蛇神的邪力。”

 “手札?”苏清瑶想起师父的手札,“我师父的手札里倒是提过,说初代圣女晚年幡然醒悟,想毁掉蛇神教,却被教众追杀,最终不知所踪。莫非她真的留下了手札?”

 “很有可能。”秦无殇点头,“我查到她隐居的地方,就在太湖附近的一座小镇,名叫‘莲心镇’。据说那里的莲花开得极盛,与别处不同,花瓣上带着淡淡的金光,像是被什么力量滋养过。”

 柳园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莲心镇?听起来倒是个好地方。正好我们也没什么事,不如一起去看看?”

 “我看你们是想偷懒吧。”秦无殇笑了,眼中却带着期许,“也好,多个人多个照应。只是那莲心镇看似平静,恐怕藏着不少秘密,去了之后,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三人正说着,村里的孩童突然欢呼着跑过来,手里举着刚折的桃花枝:“苏姐姐,柳姐姐,听说你们要去莲心镇?带上我们好不好?我们也想去看会发光的莲花!”

 苏清瑶笑着摇头:“莲心镇路途远,你们还小,等长大了再去。”她从药篓里取出一些用甘草做的糖块,分给孩子们,“拿着,甜甜的,就当是尝过莲心镇的莲花味了。”

 孩子们拿着糖块,蹦蹦跳跳地跑开了。阳光透过桃花树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她们身上,暖洋洋的。

 秦无殇看着这一幕,轻轻叹了口气:“江湖风波不断,能有这样片刻的安宁,已是难得。只是这安宁,总要有人守护。”

 柳园开握紧了腰间的软剑,剑穗上的玉佩轻轻晃动,里面的紫火依旧微弱却坚定:“守护安宁,本就是我们该做的事。”

 苏清瑶也握紧了手中的银箫,箫身上的金光在阳光下流转:“而且,有我们在,就不会让蛇神教的阴影再次笼罩这片土地。”

 三日后,莲心镇的方向,出现了三个身影。一个拄着木杖的老者,步伐沉稳;一个背着软剑的女子,眼神锐利;一个提着药篓的女子,笑容温和。

 他们的身后,是渐渐远去的药王谷,是炊烟袅袅的村庄,是江南三月的烟雨与桃花。

 他们的前方,是未知的小镇,是隐藏的秘密,是可能再次燃起的江湖烽火。

 但他们没有丝毫畏惧,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三人同行,只要心中的信念不灭,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而属于他们的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莲心镇坐落在太湖东南岸,镇口有一棵千年古莲,树干粗壮如桶,枝丫伸向湖面,据说每到盛夏,满树都会开出金色的莲花,故而得名。秦无殇三人抵达时,正值暮春,虽未见到金莲盛放,却见镇外的荷塘里,荷叶已铺成一片碧绿,零星点缀着几朵粉嫩的花苞,透着沁人的清香。

 镇内的建筑多是白墙黛瓦,沿着湖边蜿蜒铺开,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挂着莲蓬形状的灯笼,走在青石板路上,能听到湖水拍打岸边的“哗哗”声,还有隐约的渔歌,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倒像是个世外桃源。”柳园开望着湖边浣纱的女子,她们的笑声清脆如铃,“这样的地方,真会藏着蛇神教的秘密?”

 “越是平静的地方,越容易藏着不为人知的事。”秦无殇的木杖轻轻敲击地面,音波扩散开去,“你们听,这镇上的声音虽热闹,却少了一样东西。”

 苏清瑶仔细倾听,很快反应过来:“是狗叫。这么大的镇子,竟然听不到一声狗吠,这确实反常。”

 “不仅没有狗,连猫、鸡、鸭这些寻常家畜都没有。”秦无殇的目光扫过家家户户的院落,“这镇上的人,像是在刻意回避什么,或者说……在害怕什么。”

 三人走进镇中心的一家茶馆,刚坐下,就听到邻桌的两个茶客在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昨晚西头的王家娘子,又被‘莲仙’请去了。”

 “唉,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个了。但愿这次能平安回来吧。”

 “难啊……前两个去了的,回来后就像丢了魂,眼神直勾勾的,身上还带着一股莲花的香味,洗都洗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