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年轻人火气不要这么大嘛(第2页)

 徐行指尖微微一颤,茶盏中的涟漪扩散开来。

 他缓缓抬头,目光如剑般穿透袅袅茶烟:

 "房老此言,是想说天罡之数不祥?还是想暗示我五庄观会步安世霖后尘?"

 房允典枯瘦的手指轻轻敲击茶案,发出沉闷的声响:

 "老朽只是好奇,徐道友这般锋芒,究竟是为国,还是为道?"

 "为国即为道,为道即为国。"

 徐行将茶盏重重放在案上:

 "安世霖投敌叛国,自取灭亡,我没觉着他与我师父有什么共同点。"

 "呵呵。"

 房允典突然冷笑:

 "那你可知,当年安世霖也是这般说辞?他说投靠日伪是为保全道统,说忍辱负重是为延续香火... …"

 徐行猛地皱起起身,衣袍无风自动:

 "房老这是要把我师父与汉奸相提并论?"

 "坐下。"

 房允典眼皮都不抬,却自有一股威压弥漫开来:

 "年轻人火气不要这么大。老朽只是提醒你,道门传承千年,最忌讳的就是… ..."

 "就是什么?"

 徐行直视老者浑浊的双眼:

 "是忌讳与时俱进?还是忌讳为民请命?"

 房允典不紧不慢地添了新茶:

 "你知道吗,当时烧死安世霖的那三十六个道士,打的也是为民请命、清理门户的名义,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之前默不作声安于现状、享受香火,偏偏等到抗战胜利后才决定清理门户?"

 徐行喉头滚动,未燃尽的茶梗在炉中爆裂出脆响。

 房允典指尖绕着杯沿画圈,苍老嗓音裹着茶香飘来:

 “当年李至慧等人,平日里对安世霖的勾当睁只眼闭只眼,却在日寇投降后突然高举义旗,这其中,究竟是出于道义,还是嗅到了风向?”

 徐行目光微动。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

 房允典突然将冷茶泼向炭火,腾起的白雾中似有鬼魅扭曲:

 “抗战时,有人缩在道观里吃斋诵经,胜利了,却摇身一变成了‘除奸义士’。这世上活得长久的,从来不是最刚硬的剑,而是懂得审时度势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