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凄凄惨惨的小陈大夫

陈剪秋就是在这种时候一路从象山讨饭到慈县的,同行的还有难友吴胖子。

 当初在象山,县衙把海盗人质的各人身份核对完之后,确定他们俩人不是细作或者是来路不明的人以后,就把他们俩放了。

 至于吴胖子说的被海盗劫去的那些财产想要归还,是不可能的。

 想要县衙给盘缠回老家更是门都没有。

 吴胖子讨要几番之后无果,还差点被下大狱,也不敢再闹了。

 只能灰溜溜和陈剪秋一样,两手空空出了县衙。

 二人都会识文断字,初时在象山找了份跑腿儿和抄书的活儿,倒也能糊口。

 陈剪秋医术好,他倒是想找一份坐馆大夫的活儿,可是他找不到人给他做保,又不是本地人,没有医官肯用他。

 做账房就更不用想了!

 没办法,只能先从苦活累活干起,毕竟要吃饭。

 而且两人都是想要回家的,山高水远,盘缠就是个大问题。

 吴胖子有多年经商经验,心思灵活,让他老老实实给别人上工只为一日三餐,那是不可能的。

 俩人拿到第一个月的月钱后,吴胖子便说服了陈剪秋一起做小生意。

 本钱不多,还不到500文,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吴胖子对这笔钱怎么用很慎重,甚至比他当初经手上万两银子的货银还要紧张。

 仔细观察后,他决定去乡下收一些比较老旧的古玩字画到城里卖。

 得益于从小的成长环境,他对古玩字画有一定的品味和经验,那种烂大街的他不要,挑选的都是比较特别的,虽不是大家所作,但上了年头,买的就是古香古色。

 乡下人大部分都不懂这些,可以用极低的价格收过来。

 目标客户群体则主要是读书人,包装甚至都占了成本的一半以上。

 这时候只有读书人有钱,也只有读书人的钱比较好赚。

 吴胖子的定位很明确。

 起初确实很顺利,陈剪秋帮着打打下手,跟着一起混了好几顿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