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第2页)

 “计划奏效,还是薛姐姐有办法。”陈丽珠真心道。 

 “你也不赖呀。”薛沉鱼忍俊不禁。 

 两人端起茶盏碰了一下,心照不宣。 

 杜夫人是只顾蝇头小利、贪得无厌没错,但将军府里不全是她那种只顾眼前利益拎不清的人。 

 总有人能分得清利弊得失。 

 比如将军府那位老夫人。 

 …… 

 杜婧鸢是年廿五去的青龙寺,年廿八上的花轿。 

 年廿八。 

 宜祭祀,宜交易,宜纳财,宜嫁娶。 

 是个大吉的日子。 

 这婚事早在之前就该办了,只是因为陈明轩因公出外差,才将婚期往后延了。 

 原本是打算年后再办的,但陈国公府的老祖宗听说是不大好了,便择了年前的好日子,三媒六聘抬杜婧鸢进门。 

 陈国公府和将军府的联姻自然是满城轰动的,十里红妆,热闹非凡。 

 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别提多热闹了。 

 还有将军府和国公府的下人,一路抬着铜钱和糖沿街派发,旨在让盛京城里的人都来沾沾两家结秦晋之好的喜气。 

 路人也因此议论纷纷—— 

 “这陈国公府娶妻的是谁呀?怎么这么大的排场?” 

 “听说是陈国公府的庶子,排行第五,以前都没听过这号人,突然一下就冒出来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人家娶的可是将军府的嫡女。” 

 “庶子娶嫡女?将军府的人如何想不开,竟将自己的嫡女嫁了一个庶子啊?传出去也不怕别人戳脊梁骨。” 

 当然,也有祝福的。 

 八抬的花轿后面,整整七十六抬的嫁妆,这还只是一部分,先前已经抬了一些去了国公府。 

 路上边走边有人议论说,这将军府的嫡女虽然说嫁的是个庶子,但凭她如此丰厚的嫁妆,想必她未来过得不会太差。 

 背后埋汰将军府的有,祝福的也有,总归是赚足了噱头。 

 但聪明人一看就明白了。 

 将军府到了杜将军府这一代,已经后继无力了,想保住一门的荣华,就只能往文官的方向上走。 

 但将军府两个嫡子看起来都不是什么读书的料。 

 杜大公子已经弱冠,早已娶妻,但至今也没能考上进士功名。 

 杜四公子就更别提了,他兄长好歹是举人,他的成绩,连在书院都出不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