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第2页)

 居然多愁善感,感同身受了! 

 孙御史咬着后槽牙,皇帝一张嘴没一句好话,他想谏言。 

 六十二岁花甲之年,可以不必长嘴了。 

 孙御史不敢说出口,只敢自己腹诽。 

 “皇上,微臣也是大圣子民,理应为国出力。”孙御史说完这句话,又在心里骂皇帝一个来回。 

 艹,他说错话了! 

 什么叫大圣子民,理应出力? 

 这话…把满朝文武和同僚都装进去了。 

 他们但凡捐赠两万两以下的,都得自己好好寻思寻思——自己是不是大圣子民。 

 同为御史。 

 高御史气的牙根痒痒,恨不得一巴掌呼死姓孙的。 

 他高家满门清流,书香门第,只有书香。 

 什么…惺惺相惜王八看绿豆,今日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别问!问就是两万两银子,他就倾家荡产。 

 果然来自同僚背刺最致命。 

 清水衙门的还有翰林院,张栋一个月只去一次天香楼。 

 一次最多点两菜,还得一荤一素。 

 如今掏出两万两白银?着实有点费劲,喘气困难。 

 彼时张之遥哭的梨花带雨,“爹爹,咱们家捐三万两。” 

 张栋险些喊出来,——你看你爹像三万两不? 

 张之遥哽咽道:“爹爹,女儿的嫁妆可以少一些。国将不国,女儿要再多嫁妆也无用。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张之遥声音不大,架不住四周无人说话。 

 少女沙哑的声音被皇帝听见了,皇帝点点头——还有个傻的! 

 他还怪喜欢这孩子的。“张家姑娘,你很不错!” 

 张栋心下一颤,想起选秀事件。不错? 

 张栋看向他女儿,娇俏可爱心地善良,花骨朵。 

 老牛吃嫩草? 

 跪地道:“微臣愿意捐三万白银,以解边疆之急。” 

 皇帝眼神一亮,“张爱卿,你也很不错。” 

 自从他不上朝,这帮官员能听懂话了,也爱听说了。 

 “朕很欣慰啊!”皇帝点头。 

 此时已经加价到三万两白银了。 

 十万两在两万两之间,随意捐赠。 

 六部尚书七人,缺席两人,侍郎十二人,均到齐。 

 元日宴共四十一位官员,缺席两人。 

 工部尚书公输长生在边疆,户部尚书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