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第2页)

 獐子肉本身腥膻味就没有其他野物那么重,再加上女娲氏腌制的时候用了去腥的姜蒜以及野外采到的一些野菜调味,即使是生吃,味道也实在不差。 

 换肉的女人是吃过其他部落做的肉干的。 

 那些肉干硬的磕牙,放在罐子里煮很久才能吃,但吃起来不光有盐的苦咸味,还有野物那种挥之不去的腥膻味儿,而且还越煮味道越大。 

 其实大河部落的绝大多数普通居民都没有用粮食换肉的习惯,想吃肉了,就下河去捞鱼啊。 

 鱼在他们眼里就是肉。 

 毕竟是住在两河岸边,只要有渔网,捞鱼是不难的。 

 不过因为调料有限,所以做出来的鱼味道不好而已,但能吃就行,管你好不好吃。 

 可也有少数人是不能吃鱼的,因为会被鱼刺卡住喉咙,甚至被卡死也是常有的事。 

 偏偏野生河鱼也就是淡水鱼因为进化程度、生存环境以及捕食习惯各种原因,鱼身里都会有很多刺。 

 按照高低品种来划分,淡水鱼通常被认为是低级鱼类,进化程度低所以保留了更多的鱼刺。淡水相比海水,水压更小,鱼类需要承受的压力也小,相比于作用不大的骨骼,小刺更有助于在水流里面保持稳定。 

 天敌更少也导致淡水鱼不需要长出很多发达肌肉对抗天敌,而是长出小刺增加自身的防御力。 

 不会吃鱼的人遇上了本身就有无数小刺的淡水鱼,那真是想吃也不好下口。 

 换肉的女人有个小女儿就是不能吃鱼的,换回去的肉多数都进了她嘴里。 

 虽然家里的男人总是嘀咕着养这么个孩子简直浪费粮食,但是鉴于家里家外的活都是女人干得更多,女人本身也不是个脓包的性格,所以男人管不了女人继续用粮食换肉回来给女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