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这个时期其实跟后世很像,高句丽的贵族基本都会汉语汉文。在这里会说大唐的语言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高层人都在学大唐文化,尤其是在大唐留学归来的人,用句经典的台词就是,我不是普通人,我在大唐待过好几年。 

 所以跟高句丽人贵族交流是没有障碍的,反倒是平民需要懂高句丽语。 

 当延津城的城门打开后,陆陆续续有人进出,在延津最繁华的地段有一家铺子,门前有一块用高句丽语写的牌子。 

 ‘’收购各种粮食,大唐铜钱二十文一斗。‘’ 

 正常来讲高句丽的粮食十多文一斗,三倍的价格就是三十多文一斗。不过高句丽因为技术原因,钱币含铜量比较低,所以很多人都愿意要大唐的钱币,哪怕是少一点都可以,尤其是贵族。 

 他们可以用这些钱币在大唐购买他们自己想要的的货物回高句丽售卖。 

 但是大唐的商人不收高句丽的钱币。很多人看到这个牌子都好奇的过来围观,这个时候用三倍的价格收粮食,是不是傻。 

 “你们真的三倍价格收粮食么?” 

 这时一名看上去二十来岁的年轻高句丽人问道。 

 蔡荣满脸微笑用流利的高句丽语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