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第2页)
信中李承乾先说了朝廷已经拨款让沧州府清理河道,然后就是让李慎查清此事,所有需要可调沧州府的府兵。
让李慎务必调查仔细,清除沧州府的所有贪官污吏,所有反抗可杀之。
李慎看完后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然后查看最后一页,
最后一页是李世民亲笔写的圣旨,很简洁,但内容却很爆炸。
封:纪王李慎为十道黜陟使,巡察十道,所到之处受纪王节制,如朕亲临,受纪王便宜行事。
李慎看完后仔细的看了一下印章,上面赫然是“皇帝行玺”四个大字。
李慎脑袋瓜子瞬间就炸了。
“皇帝行玺?”李慎叫出声来。
“什么?”王玄策听后也是一惊。
要知道唐时期的圣旨落款不是盖皇帝玉溪就完事的,
而是有一大堆签名,从宰相、副宰相,到中书舍人、给事中,再到接受这份圣旨的尚书省官员、制作圣旨的工作人员等,大家都要签名。
李慎以前接受过封赏的圣旨,上面有一半都是签字的地方。
而盖的印章上面也不是皇帝行玺,而是“皇帝之玺”四个字。
这份圣旨是李世民没有通过三省,独自下发的一份敕封诏书。
李慎都觉得他老爹回长安以后可能都得被弹劾。
唐朝可是跟明清不一样,明清的已经是皇权专制,废除宰相一职,圣旨上只盖皇帝的玉玺的。
唐朝需要过三省,不合理还得给你反驳回去。
李慎把圣旨递给王玄策让他看看,王玄策看后好一会在说道:
“王爷,这个官是不是有些太大了,十道黜陟使,还可以调集府兵,重点是后面的便宜行事,是不是有些”
其实李慎也纳闷,自己都说了是去广州办党仁弘的事,办完事自己回来了,要不是河道这档子事,李慎都不会在此地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