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从小我就狂
第1241章 我花开后百花杀(第2页)
他们享受了数百年的特权、荣耀和支配地位,早已将这一切视为天经地义。
任何试图改变这一点的力量,都会被他们视为必须铲除的敌人。
李北玄,也不例外。
“唉……”
想到这里,李北玄感到一股无形的、却无比沉重的压力缓缓迫近。
他来自一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深知历史发展的潮流。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科举制度的最终完善,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
所有这些因素叠加起来,都指向一个结局。
门阀政治的时代,终将落幕。
门阀或许不会彻底消失,但其垄断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黄金时代,必然一去不复返。
而他有生之年,或许无法亲眼看到,一个真正成熟的新制度完全确立,但他所推动的一切,不管是科技发展、教育改革、还是经济模式的创新,都无一不是在加速这个旧体系的瓦解进程。
而在这种情况下,造纸工坊的合作,能换来几年的和平?
三年?
五年?
等到书院培养的寒门子弟,开始大批进入朝堂,占据要津。
等到新式工坊的生产效率,彻底碾压传统手工业,改变经济格局。
等到普通百姓,因为高产作物和医疗进步而人口大增,社会结构发生剧变。
等到皇权为了应对新的形势,不得不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豪强……
到那时,长孙顺德,以及他所代表的所有既得利益者,还会安于坐在谈判桌前,分享一个造纸工坊的利润吗?
绝无可能。
“十年……”
李北玄低声自语,目光透过摇晃的车窗,望向远处巍峨的皇城轮廓。
就算往最乐观的角度估算,他和门阀势力之间的正面冲突,爆发的时间点,恐怕也不会超过十年。
并非无的放矢。
李北玄的这个判断,其实是基于几个关键因素得来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蓝田书院的影响力,正在加速扩张。
现在的蓝田书院,每年招收的各地学生,都在万数之上,每年都有大批寒门子弟从这里毕业,带着新知识和新思想进入朝堂和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