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兵1929山有意

第1863章 颠覆三观(第2页)

周文自己却是没有把这个中将当回事,就是兄弟们也没当回事。

一分队本就是书生一手建立起来的,一分队出动,必然是书生带队啊!

黑夜中搞偷袭,也必然是书生担任尖兵啊!

这有什么问题吗?

却说1、2号阵地属于第三道防线的左右两个突出部,从防御的角度来说能形成交叉优势。

但也是这个原因,所以这两道阵地在昨天白天都遭到了日军火炮的重点照顾。仅有的几座碉堡和大半重机枪阵地都基本被摧毁,防御火力被大幅削弱。经过一整天的鏖战后,阵地上的一个连伤亡太大,不得不退到3号阵地。

可以说上元门的防线就是这样被鬼子一步步压迫后退的。

要说日军的战术也谈不上什么出奇之处,甚至可以说还比较死板。都是沿用炮兵开路,步兵冲锋的循环战法。

但就是这种一次大战时的落后战术,却是打得国军节节后退,几无还手之力。

周文的进攻计划非常简单,就是兵分两路,沿着直线匍匐前进,同时对两道阵地发起突袭,用最快的速度深入到日军的阵地中,不断向前突进。

左边是周文亲自带着张晓平、许大成、红袖,还有5、6、7三个战术小队,周文担任清道夫,负责打开突破口。

另一边是高小山、妙花、赵晓金、体净,还有2、3、4三个战术小队,赵晓金这个武当宗师作为尖兵。

此时已接近夜里12点钟,战场上还有零星的枪声响起,这是敌我双方的警戒人员在开枪,主要起到吓唬对方,防止夜间遭到偷袭的举措。

周文现在虽然是匍匐前行,但速度并不慢,就如一条蚯蚓一般在泥土中快速穿行。

由于敌我阵地的间距并不是很远,在爬过几道被炸得七零八落的遗弃阵地后,周文超强的感知力就听到了1百来米外,鬼子阵地传来的咳嗽声和低声交谈。

周文向后打了一个手势,张小平、许大成和红袖都爬到了他的身边。

周文指着前方鬼子布设的铁丝网,低声对张小平道:“铁丝网是残破的,有缝隙可以通过,你向后传令,让大家跟紧了,不要惊动鬼子。我们进了战壕再开始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