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白马银枪

 梁萧在北岸停泊的县城,乃是望江县。 

 上岸之后,梁萧一行人收拾行装,赶往县城中心,以便能在天黑之前找一处地方落脚。 

 走进望江县之后,梁萧和卓子房放眼望去,齐齐陷入沉默。 

 在码头登岸的时候,他们还能看见繁华气象。 

 离开码头之后,沿途所见的百姓,大多面有菜色,更有甚者衣不蔽体。 

 难以想象,仅仅只有一江之隔,两地的气象却是如此天差地别。 

 渡江,并非难如登天,只要攒个一二两银子即可上船。 

 只是,绝大部分百姓甚至连登船的钱都凑不出来。 

 即使能够渡江,还要面临新的问题:渡江之后如何谋生,如何取得官府许可,在江南安家落户。 

 连朝廷都在担心,江北人口的迁徙会破坏京城繁华。 

 户籍的区分,定死了江北百姓的生活空间,不给足官吏好处,移居江南自然是痴人说梦。 

 但梁萧毫不怀疑,望江县百姓,很可能已经是江北百姓里过得最好的一批。 

 朝廷安排给梁萧的十名护卫,本身也是官差,又收了梁萧好处,处处为梁萧处理。 

 望江县沿途官吏纷纷向梁萧点头哈腰。 

 卓子房跟在梁萧身后沉默不语,他看得真切,当地的部分吏员阳奉阴违,私下看梁萧的时候,表情不是同情就是讥笑。 

 沛县县令皆死于非命,因此这个官职留缺许久,除了梁萧,无人看上。 

 好在梁萧没有即将这些人的阳奉阴违,卓子房倒是放心了不少。 

 他比以前稳重了许多。 

 司徒家的背叛,反倒让他有了破而后立的变化。 

 望江县的县令,董升,听到属官汇报之后,立即带人出了县衙,迎接梁萧。 

 “梁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海涵,海涵!” 

 梁萧与他简单寒暄之后,董升立即邀请他入内,摆了宴席,为他接风洗尘。 

 董升这望江县县令,也是从王腾手里买来的,王腾没有透露价格,但这种肥缺没个七八千两白银是绝对拿不下的。 

 因为沛县县令屡屡横死,他这望江县县令搜刮民脂民膏也不敢太明目张胆,大多是从来往商客和当地富人那里拿点好处,因此在望江县口碑尚可,甚至被朝廷评过清官,有升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