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谦虚的鲁大师(第2页)

 “先生高义!”梁萧抱拳道,“外地的工匠,先生认识多少?” 

 鲁贤一本正经道:“这些年,我和大家交流技艺,前后认识了约有两三千人。记得住名字的,差不多有三百个。” 

 大堂内一片寂静。 

 王主簿等人微眯起眼,打量着浓眉大眼的鲁贤。 

 听听,人言否? 

 他管这叫略有人脉? 

 整个徐州的工匠才多少? 

 “可以可以,简直跟我一样谦虚,以后就仰赖先生了。” 

 梁萧抚掌大笑,无视了一旁更加无语的卓子房,让人去库房取一百两纹银,作为聘金。 

 鲁贤固辞不受,神情严肃,道:“无功不受禄!请县太爷静候佳音,我也不确定自己能为沛县招来多少工匠。眼下,我还是先去稳住本地准备逃离的那些工匠要紧!” 

 梁萧大悦,但还是坚持先赏赐鲁贤五十两,并许诺今后依照贡献封官。 

 夫妻俩满怀感激之情,跟着衙役离开,准备携子女入住县衙。 

 梁萧与卓子房相视一笑。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沛县改县为郡,正好可以让鲁贤参与规划,借此也能检验他的水平。 

 想要在乱世站稳脚跟,光有兵马和钱粮是远远不够的。 

 强大的军备,能缔造轻松以少胜多的精锐之师! 

 军备的打造,当然离不开各种工匠。 

 如今梁萧手头刚好有钱有粮,打算整顿工坊和商铺,这也是将来沛郡创收的关键。 

 鲁贤的加入,和钟离家一样,属于雪中送炭,值得厚待! 

 等有了足够的工匠支持工艺,他便可以利用“故乡”的知识,就算不能推陈出新,至少也可改良军备。 

 比如,有效射程五十丈的弓箭,但凡有效射程能再提升十丈,实战效果也可能是天壤之别! 

 金银全部烂在府库里也不是办法,必须让其中一部分流入市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卓子房同样心情大好,难得轻松。 

 梁萧道:“只是稍微有了起色,一切任重道远啊。算算时间,最快七天,慢点十五天,王腾便能抵达沛县,我须尽快安置好军民,藏好府库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