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的计划(第2页)

 晚上杜天全回家,杜红英就征询老爹的意见。 

 毕竟,老爹见得多眼光不同了。 

 “两个选择。”杜天全沉思了一会儿:“一是到我所在的乡上去办,我能尽我所能给你找厂矿,你也帮我带动带动经济,给当地百姓谋点福利。” 

 她爹真是一个好书记,羊毛全薅亲女儿身上。 

 真正是他要去哪儿自己就要在哪儿办厂的感觉。 

 “杜书记,你可真是财神附体啊自带加工厂出征。”杜红英笑问第二个建议呢。 

 “第二个选择就在通安村办。”杜天全道:“通安村有很好的条件,而且村民也信你,交通也比其他地方方便。” 

 杜红英想说镇上的交通不比通安村差。 

 “有句话叫吃水不忘挖井人,你是通安村的人,高志远也是从这里出去的,你爹娘我们还在这里,有好事自然要多想着家乡,要为家乡建设出点力。” 

 杜红英……合着我不建设你驻乡经济就要建设长住地的经济了。 

 “可是通安村没厂房啊。” 

 杜红英去过永安乡,太偏远了,整个乡都没有一条柏油路,小汽车进去了就出不来;大货车进不去,三轮车也会摇摇摆摆,指不定会摇到高坎下去呢。 

 还有一点,石灵和马三娃的新家修在了通安村,去永安乡太远,不方便;李萌萌和马二娃住在了镇上那个院子,那院子马二娃也买了下来。 

 镇上到通安村李萌萌骑车也要不了多长时间。 

 “有。” 

 杜红英就看着杜书记,这当官久了的人就爱打官腔啊,吊胃口半天都不说话,还慢条斯理的呷了一口茶。 

 “爹,哪儿呀?” 

 杜红英都急了。 

 “知青小院。” 

 杜红英一愣。 

 是的,知青小院可是一个大院子,听说解放前是曲家地主的一个儿子住那里。 

 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宽大的内院,里面还有十来间屋子。 

 还真的可以用来办加工厂。 

 “这事儿找赵叔商量?” 

 “肯定的嘛,你明天去找你赵叔,我就不多言多语了。” 

 “杜书记大公无私替村里招商还要当无名英雄啊,功成身退?” 

 “没有那想法,只是自我疗伤。”杜天全道:“亲闺女都不帮我的永安乡,我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