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泄露消息(第2页)

 停工二十多天呢,她倒是和郑雅丽回去过年了,这儿还得要人照看,曲世芬主动提出她明天搬到镇上来守店。

 你看,有这样一个员工多省心啊,这样的员工活该有高收入大红包。

 等曲世芬走后,郑雅丽拉过杜红英看她写在本子上的疑问。

 “妈妈,您没有读那些数据。”

 “你怎么知道的?”

 “我看您的嘴形。”

 杜红英……还真不能欺负聋哑人啊,人家眼睛尖着呢。

 “没有读,小丽啊,知人知面不知心……”

 挣了钱你可以对员工大方一点,但是一定不能说你挣了多少钱。

 回头就会编排:看老板好心黑,挣了这么多钱才给我们这么点工资呢!

 杜红英苦口婆心传授着一些心得体会。

 手都写酸了,郑雅丽才表示懂了。

 “走吧,明天回通安村过年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杜红英要带着郑雅丽回来,陈冬梅自然是欢喜不已。

 “杜二娃说回来不了。”陈冬梅感慨道:“红卫也回来不成。果然啊,一穿上那身衣服就是国家的人了。不过乐乐说要回来过年,有你们,有红兵有小静有乐乐,也算是过一个热闹年了。”

 老太太到了这年纪了,一到腊月间就盼着子孙们回来过年。

 或者说,一到腊月村里的老人们都有着共同的爱好:天天坐在院门口看,就想看到出门在外打工的儿孙背着大包小包扛着行李回家团年。

 “小丽都这么大的月份了,就不要忙生意了,红英,你帮忙多看照点儿。”

 “娘,我看照着的呢。”

 杜红英道:“小丽的生意都走上正规了,除了她和杜伶俐的交流沟通要亲力亲为外,其他的都不用她操心。”

 “那就好,现在的女娃子能干,不像当年的我们只知道洗衣做饭,下地干点手脚活,可挣不了钱。”老太太开始回忆当年了:“还是在生产队挣工分的时候才好像能在外面挣点,除了那时候就感觉挣不了钱。”

 “您们那时候不还绩麻线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