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想要招老师,领成绩单回来的顾长竹

    这个时候的学校老师,都是需要公社那边的指标的。
 




    他们的工资是公社发的。
 




    公社不同意,他们就没有办法招。
 




    不过顾云阳却笑道:“公社不给指标,是因为咱们人少。且送去学校的孩子少,但咱们得充分的认识到,孩子读书是有好处的,您觉得呢?大队长?”
 




    不说别人,从顾云阳身上也能知道,读书是有好处的。
 




    再说了,读书识字明理。
 




    顾寒平也点头:“公社要是招工,那也肯定是需要有文化水平的。”
 




    这一点,顾寒斌也是走了狗屎运的。
 




    要不是顾云阳和谢伟杰交好,搞了个工作指标,顾寒斌根本就进不去。
 




    他没怎么读过书,就认得几个字。
 




    顾云阳一笑:“你看,大队长你也知道。读书是有好处的。咱不管别的,至少也要孩子们读过书,认得字。公社没有指标,但咱们大队可以自己请啊,就当是民办老师不就好了?”
 




    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的教育政策密切相关。
 




    新国家成立初期,由于国家经济条件有限,无法完全承担教育费用,因此鼓励群众办学,民办教师应运而生。
 




    在1950年代,民办教师数量迅速增加,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完善,民办教师的数量也有所减少。
 




    到了196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和学龄儿童增加,民办教师数量再度膨胀,成为当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民办老师没有编制,也不是从公社领工资,可以从大队领工资。
 




    “可是……”顾寒平下意识的就要说,大队没钱。
 




    看到顾云阳,顾寒平才想起来,如今的红旗大队和以前不一样了。
 




    制糖作坊的出现,让红旗大队每天都有五十多块钱的收入。
 




    区区一个民办老师,一个月也就是十八块,他们是可以支付的。
 




    “这样也好。不过咱们一个老师一个月给多少钱?还有,咱们招几个?”
 




    看看,顾寒平脑袋转过来了,不就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
 




    之前还不想搞。
 




    现在就直接问要招几个老师。
 




    钱壮人胆啊,果然如此。
 




    顾云阳看水开了,将自己之前清洗了留下来的板栗红薯给倒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