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耳边之风(第3页)

 江南两浙乃大周粮仓之地尤为重要,齐王正好去坐镇,即能为陛下守住粮产重地,又可让齐王一展才能,两全其美啊。” 

 鸿帝心神一动,不动声色的问道:“那齐王若是去江南就藩,那他的盐业总司就无人打理了。” 

 钱皇后道:“陛下,盐业毕竟是大周命脉之物,齐王与丰邑侯开办盐业总司,虽旨在利民,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私盐,朝中定然会有许多朝臣不满,只是碍于齐王身份不敢明言。” 

 “臣妾认为,让佑儿去江南就藩,陛下不如将这盐业总司收归盐铁监。这样一来,私盐也就成了官盐,依然按照盐业总司现在的模式运作,这与大周有利。再者,太子在京中,也可帮助盐铁监照看一二。” 

 鸿帝点头道:“皇后倒也说得在理。只不过,盐铁监是齐王与丰邑侯创办的,可并非齐王一人的,将其收归盐铁监,就算齐王同意,丰邑侯也不会同意的。” 

 钱皇后笑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大周都是陛下的,陛下要收回盐业总司,丰邑侯岂敢他言?” 

 鸿帝沉默不语,收回盐业总司归盐铁监,这等事鸿帝岂肯愿意,这是从他口里抢钱。 

 再者盐铁监乃贪墨重地,大内暗夜使尽出,查的就是这事。 

 而今钱皇后却提议将盐业总司收归盐铁监,这就不得不让鸿帝起了一丝疑心了。 

 “这事,朕会考虑。”鸿帝淡声道。 

 钱皇后见没有说动鸿帝立即下旨意,以为是鸿帝担心姜远不同意,毕竟姜远的爹与岳父是从龙重臣,抢臣子的财路有些难看。 

 “陛下。妾身听闻,丰邑侯足计多谋,那商路开通一事,也是他进的谏。”钱皇后道: 

 “如今周边各国,都有派出使者,唯有出使党西与北突的使者人选未定,不如让丰邑侯出使,定能完成通商之重任。” 

 鸿帝侧头看向钱皇后,神色一变,道:“皇后,你倒是耳目甚灵。” 

 钱皇后大惊失色,慌忙跪下,颤声道:“臣妾不敢!臣妾也只是听得一些传闻,想为陛下分忧。” 

 鸿帝冷哼一声:“朝堂之事,朕自会在朝堂之上与众臣商议!你乃皇后之身,只需管好后宫便好。” 

 鸿帝有些生气,倒不是因为钱皇后提议让姜远做使者而气,姜远还没那么重要。 

 鸿帝是气钱皇后话里话外,有想干预朝政的意图,无论是让齐王就藩,还是收盐业总司归盐铁监,又或让谁做使者出使等等,这些都是在朝堂上讨论的,而不是在此吹耳边风。 

 自古,后宫与外戚不后干政,鸿帝人虽老,但却并不糊涂。 

 “行了!你起来吧。”鸿帝收了怒气,道:“以后这些事不得再言,朕自有考量!皇后若空闲之时多,不妨多去教导一下太子!” 

 鸿帝这话可谓说得极重了,钱皇后趴在地上连声说是,低垂的头下,眼中闪过一丝阴怒之色。 

 “陛下!” 

 小太监江有匆匆而来,禀道:“暗夜使于都尉求见。” 

 “让他在御书房等着。”鸿帝一甩袍袖,对钱皇后道:“皇后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