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大家都很忙(第2页)

 

正在打扫路面的独臂老李等人,以及正要撤军回田间的禁军,见得这红纸,纷纷围了上来。

 

就连徐武都忍不住好奇,也凑上来细看。

 

“哗…东家得子!喜从天降啊!”

 

鹤留湾的老兵与青壮们当即高呼起来,先前他们是亲眼见得姜远,将面带痛苦之色的上官沅芷抱下高台的。

 

这些老兵与青壮正自担心,此时见得这喜报如何能不开心。

 

正如黎秋梧与小茹所想,姜远得子,能极大的凝聚鹤留湾的人心。

 

禁军校尉苗涛与一众禁军也很开心,今日与鹤留湾的青壮一起守住了此地,虽然是出于看护土豆的目的,但杀敌是真真切切的。

 

如今丰邑侯又喜得贵子,以侯爷的性格,赏赐自是少不了禁军的那一份,不说别的,那好酒定是管够。

 

徐武摸了摸鼻子,他此时才知道先前在高台擂鼓的上官沅芷,竟然即将要临盆了,心底不由得更是佩服。

 

徐武有心想去丰邑侯府祝贺一番,但此时军务在身,又身着重甲长刀带血,这般前去怕是不妥。

 

便暂时将念头打消了,待得侯府世子满月之时,备了重礼再来祝贺才合礼数,此时还是先回京复命为重。

 

而前往梁国公府的人,却并非见着姜守业,只有暗自担心,不停在佛像前念叨的姜郑氏在家。

 

先前姜远与黎秋梧回梁国公府报平安,让姜郑氏放下了心,但随即又被鹤留湾的紧急传讯弄得惶恐不已。

 

乱兵竟然往鹤留湾而去,那里有即将临盆的上官沅芷,姜郑氏如何能不担忧,那可是姜家的血脉。

 

就在姜郑氏在佛堂不停的诵经时,七老八十的赵管事连滚带爬的往佛堂跑,又摔了个鼻青脸肿。

 

“夫人,大喜啊!”赵管事顾不得身上的疼痛,高声喊道:“少夫人产下小少爷…母子平安!”

 

姜郑氏听得这喊声,喜道:“当真?!”

 

“千真万确,鹤留湾的人快马而来报喜!”

 

姜郑氏回过头去,对着佛像作了个揖,提了裙摆急步出了佛堂:

 

“老赵,快派人去大理寺通知老爷!赶紧给我备车,让人将库房的所有补品带上,我要去鹤留湾!”

 

赵管事颤声道:“夫人,现在不太平,您此时不宜前去。”

 

姜郑氏哪里听得进去:“如何不太平,朝廷不是将反贼们灭了么,多带几个护卫便是!我要去看我的乖孙!”

 

赵管事无法,只得派人去寻姜守业,一边给姜郑氏备车。

 

事实上,如今燕安城中说太平也太平,说乱也乱。

 

今日燕安城头之上突然增多了许多兵卒,最开始时,百姓们也不以为意,以为齐王大婚,加强一点戒备也是正常。

 

但随后不久,四门突然关闭,既不许出城也不许进城,百姓们这才意识到不对劲。

 

燕安是一国之都,人口百万,城中四门来往的商旅百姓如潮水,众多车马货物进出络绎不绝。

 

城门一关,当即就引发了骚乱,运输货物的车马在各个城门口堵成一片,抱怨声不断。

 

许多胆大又着急之人,还上前去质问为何大清早的就关城门。

 

守门的兵卒不是以前的禁军,而是右卫军,面对百姓们的质疑根本不予多言,只道:“靠近城门者,斩!”

 

这般生硬无理的回答,顿时激起了一些人的怒意,起哄之下竟然去推搡守门的兵卒。

 

右卫军是纯粹的杀戮机器,只尊将令,哪容得百姓推搡。

 

就在要拔刀杀人之时,幸得上官云冲派人来,向百姓们解释安抚一番才罢。

 

即便是这样,仍有不识趣的,非要出城,这就是送上门来的了,当即斩杀了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