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变废为宝(第2页)
这三面大镜子若是拿出去,恐怕得价值连城。
上官沅芷与黎秋梧、小茹三人哪里见过这等玩意,喜得一整天都不愿出房门,衣衫一套一套的换,在镜子前照来照去。
姜远还偷偷的多弄了一面大镜子,花了十两银子的保密费与跑腿费,让利哥儿给清宁也送了一面过去。
要有,大家都得有,岂能少了一人,姜远从来不干厚此薄彼的事。
镜子弄完了,姜远又写了告示,让胖四从丰邑县城张贴到燕安,为募捐造势。
燕安城中的各大告示栏前围满了人,几个书生站在最前排,摇头晃脑的念道:
“阡陌通,则百业兴,南城门外官道乃如人之经脉,却年久失修,车马难行路人裹足…
承陛下应允以募资筑路,昭宁公主,丰邑侯、惠宁乡主其心大善,愿担起募捐之责…”
一众围观的百姓哪听得懂这文邹邹的布告,叫道:“那书生,你捡重要的念。”
那书生折扇一收,鄙夷的看了一眼这些目不识丁的百姓,解释道:“意思就是说,昭宁公主与丰邑侯、惠宁乡主,奉了皇命修南门外那条官道,希望咱们捐银子。
但凡捐钱的,不论多寡都把你的名字刻在石碑上面,让后人铭记。”
一众百姓闻言,皆甩了袖袍要走。
一些百姓嘴里嘟囔道:“都说丰邑侯与惠宁乡主乐善好施,没想到也搞这种套路,当我们百姓是傻子么?”
“天下哪有什么白乌鸦…丰邑侯也缺钱了么?这是要行搜刮之事啊!”
“谁会嫌钱多啊,唉…”
当然,有人说丰邑侯要搞钱,那自然就有人反对:
“那昭宁公主,据说是太上皇流落在外的女儿,也就是鹤留湾的管家小姐,谁人不知她心地善良,我可不信她会以修路之名来搜刮钱财。”
“就是!再者,丰邑侯与惠宁乡主的善名谁人不知,昭宁公主更是菩萨一般的人!尔等休得胡言!”
百姓们众说纷纭,在告示栏前争论不休,渐渐分为两派。
一派说丰邑侯要借修路之名搜刮百姓,一派则说丰邑侯真心为民,修那条烂官道是好事,岂容他人诽谤。
争吵不休之下,还动起了手来。
那几个书生见得起了乱子,连忙劝阻,又有人叫了巡城的禁军来,才止住了快要打起来的百姓。
巡城的禁军过来问清了缘由后,那禁军头领手按在刀柄之上,喝骂道:
“都给老子闭嘴!这告示上写得清楚,自愿捐赠,不愿捐的,谁逼你了?尔等在此闹事,是不是想体验衙门的饭食?!”
一众百姓噤若寒蝉,哪敢再出声,但很多人眼里都有不服之色。
禁军将军又转头看了看那几个书生,语气缓和了些:“尔等念这告示,为何只念一半?惹出乱子来,你们难辞其咎!”
那几个书生中有认得这禁军将军的,连忙拱手:“花将军,不是小生不念完,实是这些百姓太急燥,小生只念得一半就成这般了。”
花将军握着刀柄的手松了开来:“那尔等继续念。”
这姓花的将军,却正是那禁军校尉花百胡。
那日花百胡被丁岳裹挟着造反,他出于自保与叛军殊死拼杀,最终将丁岳的脑袋斩了下来。
鸿帝不但没有追究他谋逆之罪,反而赞赏其勇猛忠心,立下斩将之功,特加封为正六品折冲校尉。
花百胡能被加官,虽然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自己的果决,但却也是因为姜远派文益收上城头与尉迟耀祖解释,否则他还是难逃一死。
花百胡对姜远可谓感激涕零,今日见得一些百姓中伤姜远,岂能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