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第2页)
赵惊鸿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啊对!我已经派人去找了,相信很快就能找到。”
范增也站出来,对扶苏道:“公子,胡亥昏庸无道,百姓流离失所,天下百姓皆盼望有一明君登基,帮助他们恢复生活。天下人,皆寄托希望于扶苏公子您,还望公子不要推辞了!”
萧何拱手沉声道:“公子,诸位大人!”
“始皇陛下生前对扶苏的栽培,早已昭示了储君之位归属。更在诏书中命扶苏主持葬礼,此乃此乃‘丧事即继位’的古制;更早年间,陛下为扶苏安排蒙恬三十万大军监军,实则是为未来君王积累军政经验。如今胡亥篡改遗诏、矫诏害兄,此乃‘不孝不义’之举,天下皆知。扶苏作为嫡长子,承继大统乃名正言顺,符合秦制与陛下本意。”
“自胡亥即位以来,倒行逆施:延续秦始皇的严刑峻法,百姓动辄得咎;继续征发数十万民力修建阿房宫、骊山陵,致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流民四起。陈胜、吴广起义时高呼‘天下苦秦久矣’,正是天下百姓对胡亥暴政的控诉。而扶苏素有仁德之名,曾劝谏陛下‘诸生皆诵法孔子,今重法绳之,恐天下不安’,若扶苏继位,必当废除苛政、减轻赋税、释放劳役,还天下百姓以安宁。此乃民心所向,得民心者得天下,此乃不可违逆之势。”
“胡亥之所以能登上帝位,全赖赵高与李斯篡改遗诏、矫诏逼杀扶苏。赵高此人,阴险狡诈,篡权夺位后更是独揽朝政:杀害蒙恬、蒙毅等忠臣,排除异己,致使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指鹿为马,混淆是非,将大秦朝政搅得乌烟瘴气。扶苏此次率军清君侧,正是为了铲除赵高余党,恢复朝廷清明,拯救大秦社稷于危难之中。此乃正义之举,符合天下人的共同利益。”
“而扶苏公子并非徒有仁德之名,而是有治国之才。他在上郡监军期间,为百姓分发石涅,衣物,鞋履,让百姓安稳度过冬日,如今更是人人奔向上郡,乞求可以在上郡生活。为何如此?因为大家觉得扶苏乃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期间,扶苏公子更是率兵灭胡王庭,让边境不再遭受胡人侵扰,并且扶苏公子还主持修建秦直道支线,促进了河套地区的农业发展。这些举措不仅赢得了军民的爱戴,更证明了他具备治理国家的实际能力。此外,扶苏与蒙恬将军情同手足,蒙恬率领的三十万大军是秦朝的精锐之师,此次率军清君侧,正是蒙恬对扶苏的支持。有蒙氏军团的保障,扶苏公子继位后能有效维护秦朝的统治,避免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