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阿什莉,玉楼市(第2页)

 每天和王志雷见面都顾不上了,她作为研究生,跟着导师有许多的研发任务,而各种任务所要学习的知识就更多了。

 在95年,楚国向内地购买了定制的火车。

 因为都是在地下行驶,楚国购买的火车并没有安装窗户,关上门后,一体化的强度非常高。

 只有这样,才能够抵抗住地下高速行驶时候的压力。

 而动力则是电力系统,基本上全套都是和内地定制,只有部分精密零件是自产。

 楚国在这一年,和内地的贸易规模越来越大。

 双边贸易额达到了70亿楚币,其中内地向楚国出口就有52亿。

 逆差贸易额如此惊人,主要原因就是楚国购买的不但是农产品,还有大量机械产品。

 而楚国的出口,主要面向的都是西方国家。

 毕竟楚国生产的东西在世界上来说都属于中高端产品。

 尤其是个人游艇或者个人飞机,这东西内地现在的市场太小太小了。

 对内地出口的飞机发动机,雷达,还有各种高端材料,单个价格够高,但数量却无法和基础生活产业和机械品相比。

 可想而知,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之前,这个逆差都改不了的。

 但楚国的材料对西方国家的出口可是一大收入。

 西方甚至都有报道,说苏联的真正遗产,被楚国继承。

 谁让这么多高端材料在很多人看来不应该是建国才几年的楚国能研发出来的。

 一两个还能说是碰运气,但这么多就肯定有来源。

 最大的可能,就是苏联那边了。

 弄得俄罗斯都几次对内部进行审查,想要找出蛛丝马迹。

 “这一版看着挺好。”

 王泽正在看的,是玉楼市的城市设计图,这份方案之中,对材料的要求非常高。

 原因便是这些建筑都是处在冻土层之中,冬季结冻,夏季又会融化一些,如此反复对于建筑的材料要求自然也就不低了。

 不过这个问题楚国的材料集团公司已经解决了。

 依托王泽给的大量配方,材料集团的各种进展非常顺利。

 高强度抗拉扯的水泥配方出现之后,这样庞大的地下冻土层建筑才有可能完成。

 按照设计,地下城总共分六层,每一层层高三十米,通过十二个数十米的通风井来换气,也能引入上面的自然光,不至于让地下完全漆黑一片不见天日。

 最下面一层就是地下火车站,整个地形呈现倒金字塔结构。

 最下面的是最小的,只有火车站和库房等设施,但越往上面积越大。

 第一层的面积足有三十平方公里。

 这样的地下建筑,足以让玉楼市成为楚国在北边的中心城市。

 而地面也不是完全荒芜的,低矮厚实的房屋设计,让在地面的冬季,也能抵御零下五六十度的严寒。

 地面的建筑主要是各种仓库,玉楼市的定位是资源城市,旅游城市。

 但王泽也不得不多问一句:“这个工程设计上很好,但你准备怎么修建,花多少时间建成?”

 许可书笑的很是灿烂:“君主,这也是我拜访您的目的,我想借用修建丹阳地下交通网的施工单位。”

 地下交通网?

 借用?

 那不是借自己吗?

 王泽一时无语,许可书被看的有些尴尬,补充道:“我们的设计能够保证百年内不需要二次动工,虽然工程难度很高,但我设计的时候,就参考了地下交通网的施工情况,让他们来修建,我认为十年时间建成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这个工程也不需要十年后才开放,主要的居住都在地下一层,三年时间就能使用。”

 许可书将他们的设计详细解释了一遍,王泽心中连连点头,也非常认可。

 北边的特殊环境,在地面生活太过困难。

 没有这个经历的人,是绝对想不到零下五六十度是什么概念的。

 如果环境不好,别说是游客,连居民都不可能留的下。

 楚国成立都快五年了,但现在,北部地区的人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急剧降低。

 原来住在北边的人,现在都跑到南边上班工作,在南方安家不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