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这个赛道另有人选(第2页)

 三言两语间,两个项目组的人全部都准备就绪。

 林枭向身边的其他领导点点头,旋即宣布:“本次项目论证正式开始。”

 说完,他看向两个项目的领头人:“谁先来?”

 “我!”

 “我们也准备好了!”

 两个项目组的人都开始争抢,看得出来,他们对自己的方案信心十足。

 这也让林枭有一丝欣慰,所谓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光是战斗部队有觉悟还不够,科研单位同样也要有。

 于是林枭选择了一种极其公平的方式:“这样吧,你们猜丁壳,谁赢谁先来。”

 这倒不是幼稚,而是林枭要确保自己中立。

 谁先谁后,对于项目的归属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毕竟第一个亮相的机器会给人比较直观的感受,锚定标准。

 两位接近中年的总工大战三个回合,终于决出胜负。

 最后来自十一院的梁翰来率先拿起对讲机:“各组准备,lk5000论证,现在开始,启动起飞程序。”

 话音落下。

 飞机被逐渐推入跑道。

 几位领导也纷纷拿起了观测望远镜。

 这架飞机的具体参数很早之前就以报告的形式交到了空军和南战区。

 但冷冰冰的数字还是没有现场来的直观。

 “这架飞机工程代号lk-5000,主体技术框架来自于我们院之前已经成功量产的ch5系列。”

 “飞机采用大翼展主机翼、v形尾翼和机背进气道设计。”

 “由尾部的一台喷气式发动机提供动力。”

 “机长为15米,翼展约25米,最大起飞重量5吨,最大载重700公斤。”

 随着梁翰的介绍。

 飞机直冲云霄。

 起飞时飞机姿态平稳,滑行距离短,音燥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毫无疑问。

 飞机本体的设计是可圈可点的。


 如果放在三五年前,这架飞机肯定会赢得一片掌声。

 但现在,空军嘴可叼了。

 林枭一针见血的指出:“所以你这个玩意儿是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的底子?”

 梁翰略有神秘的点头:“是这样的,无论是翼展还是机长,都和现役的大型无人机有一拼,所谓一寸长一寸强,飞机越大,装的也越多。”

 林枭暗自叹了一口气。

 越大装的越多是没有错。

 可自己是亲身经历过双尾蝎试飞的。

 人家那玩意儿比你就大一丢丢,但业载是你的好几倍。

 如果梁翰是自己的直系下属,林枭早就开骂了。

 但考虑到人家是客人,分属不同单位,林枭还是忍了。

 是,飞机越大,装的越多。

 但也是越不方便。

 大型飞机,需要高标准机场起降。

 考虑到作战需求是抢滩登陆搞第一波,成熟的机场条件就是奢望。

 于是他婉转指出:“我们的作战需求是海陆衔接这一块,你弄个这么大的飞机出来,对起降条件都会很苛刻,这就有悖于我们的需求。”

 可梁翰嘴角扯出一抹笑容,仿佛就在等这一句话。

 “司令员,这就是这架飞机的亮点。”

 “lk5000的机翼可折叠。”

 “而且有双前轮设计。”

 “将来可以电磁弹射的方式上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