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送温暖!(第3页)

 他现在也算是上了贼船,对公司的情况比较了解。

 飞牛表面上人畜无害,但私下里烟酒都来,属于中东民兵的战略合作伙伴。

 翻遍飞牛的仓库,但凡能找到一点能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东西,都算他输。

 这俩怎么了?

 谎话说多了,彻底把自己带入进去了?

 陈晨仔细看了他一眼,目光灼灼:“农业生产,需不需要拖拉机?”

 “话是没错。”

 “拖拉机有没有履带?”

 “……”

 “飞牛卖出去的是拖拉机,买家给拖拉机上装什么,那可不关我们的事儿。”

 魏修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了想

 作为飞牛的总经理。

 作为一个时刻站在中东老乡立场上看问题的客户经理。

 魏修深切的知道,中东老乡需要的不是种植技术,是温暖。

 这个问题他思考过无数遍。

 甚至还做过基本的市场调研。

 “我的客户要的农机根本不在乎质量,要的是数量。”

 “远的不说,上次我在齐鲁出差的时候,看到当地生产的全地形车。”

 “当时我就想,这玩意儿很适合在中东投放,属于是农业生产的利器。”

 “可惜当时苦于没有渠道。”

 “现在有华农这趟车,这不就光明正大,顺理成章了吗?”

 陈晨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欣慰。

 这就是他看上魏修的原因。

 人家虽然学历不行,但学习能力强啊。

 动不动就举一反三,时刻在关注市场。

 现在和以前也不一样了。

 以前晨风没成立的时候,有的东西还真的不好明着来。

 可现在鸟枪换炮了。

 有条件。

 作为飞牛的兄弟公司,偶尔给飞牛传授一下农机制造的先进经验。

 不过分吧?

 就算不用老大哥帮忙。

 飞牛自己在国内见捡破烂,整合一下落后产业,吐出来的东西就够老乡吃好几年的。

 陈晨点头补充:

 “你这个思路就没毛病,我们不做农机,我们只是农机的搬运工。”

 “国内产业升级,传统制造业都在淘汰。”

 “那些东西对我们来说是废物,对老乡来说是宝物。”

 “你举齐鲁这个例子就很形象,工业大省,搞不好相邻几个地级市,就能窜出一套产业链来。”

 张明瑞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你们能不能别加密通话了?什么产业链?”

 魏修嘿嘿一笑:“一硝二磺三木炭,加点白糖……你懂的!”

 “……”

 陈晨看得出来,张明瑞心里有顾虑,于是解释道:“你可能没有和老乡们打过交道,老乡们做生意,主打一个痛快,都是先款后货,还是现金,能解决我们现金流的一部分问题。”

 张明瑞还有些拿不定主意:“钱不能衡量一切,这个事儿听起来还是很悬,总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

 见到这一幕,陈晨知道说是说不动了。

 只能以德服人。

 他比划出一个七。

 “飞牛自从和老乡做贸易以来,规模是这个数儿,晨盾搞一年飞机,不如飞牛卖一个月农机挣钱。”

 张明瑞脑子嗡的一下。

 他现在好歹也是晨风的一把手,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钱不能衡量一切,那是因为还没给到位。

 “早说啊,我同意,而且我有一些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