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平平无奇4寸管


 “我想吃巧乐兹。”

 陈晨抬起头看看机场的便利店:“机场怕是没有那么便宜的雪糕。”

 “嘻嘻,我就是说一说,走吧。”

 卫筱挽起陈晨的胳膊,朝着停车场走去。

 孙长兴打电话让她过去一趟,还说陈晨也会从羊城飞过来,所以卫筱寻思闲着也是闲着,来到机场亲自接机。

 “你在羊城顺利吗?”

 “还行,毕竟有林老登在,挺照顾的。”

 “那你知道孙主任叫我们过来干什么吗?”

 卫筱瞪着大眼睛。

 反正听电话里的语气,孙主任挺急的,但又有些卖关子,一直说“等你到了就知道了”。

 她寻思顺风和晨盾在临阳也没什么高科技产业,怎么就把孙长兴从首都摇过来了?

 “可能是你这次援非的工作成绩显著,给你来加冕的吧。”陈晨随口一说。

 “是哈?”

 卫筱眼神明亮了一些,心说算他们有眼力见儿。

 不一会儿。

 车子停在信远钢管厂。

 刚打开车门,几个老面孔就围了上来。

 “陈总,卫总,辛苦你们专门来一趟。”

 陶文辉和卫筱有一面之缘,因此还比较客气。

 孙长兴就不一样了,抬手给陈晨的胸膛一拳:“你小子现在可以啊,工业农业没你不能干的。”

 “害,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陈晨摆摆手,看似谦虚,实则逼味十足。

 站在一旁的钱进最后一个捞到和这二位打招呼的机会。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盘明白。

 敢情人家都很熟,自己才是那个外人。

 刚开始他还有些担心,上面的领导下来,看架势是要挑毛病。

 挑临阳市的毛病也就算了,可不敢把炮火转移到这二位企业家的身上。

 毕竟人家是自己的财神爷。

 不过看现在的情形。

 无论是王主任还是陶司长,还是那位穿着军装的孙首长,都对两位小财神爷礼遇有加。

 在欢声笑语中,一行人走进信远钢管厂的生产车间。

 车间大的不行,机械化程度很高,不少的机器一看就是新的,说明是最近才引进的。

 目测规模是五百万吨级别的,这个体量在县级市来说已经很可观了,甚至有可能在省内都能排的上号。

 但偌大的车间,工人却异常的少。

 王翰生抬手看看表,五点半不到,按理说还没到下班的点呢。

 这么大的工厂,这么少的工人,多少显得有些可疑。

 “卫董事长,今天是停工了吗?”

 “没有啊。”卫筱清澈透明。

 “那这个工人的数量不对劲啊,你们这么大的工厂,不到六点钟,车间只有十来个人?”

 “我们三点下班,人少是因为有的机器没法停,所以他们是倒班来的。”

 听到卫筱的回答,来访的众人遭遇到迎头一棒。

 乖乖。

 听说过顺风的工作制在国内独树一帜。

 万没想到。

 人连旗下的子工厂也贯彻了如此宽松的工作时间。

 五小时的工作时间,平均薪资高出行业40%。

 怪不得这家工厂拉动就业的效果明显。

 钱进也有些自豪:“我们市里头好些基层工种都馋哭了,有很多人都辞职来了信远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