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原则上不行(第3页)

 另一位岁数大点的代表也站了起来。

 “红酒作为我军的区域防空主力,贸然外贸会产生很多问题。”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战斗力外泄的事情。”

 “你说要是部署在周边和平国家也还行。”

 “萨拉曼的老家周围鱼龙混杂,小小一片地方能圈出十七八个势力来。”

 “主力武器到了这种地方,风险很大。”

 之后的一位代表甚至找出了现实的例子佐证以上观点:

 “贝卡谷地的事情大家都记得吧?”

 “当初syr国花了十年时间,费劲巴拉从毛子那弄来29个导弹连。”

 “结果呢?”

 “isr出动几家无人机,骗雷达开眼,电磁频谱上传到预警机,然后战斗机收尾。”

 “29个导弹连,20亿美元,在两个小时内报废。”

 “前车之鉴,后人之师啊。”

 人教人,教不会。

 事儿教人,一次就会。

 现场的诸位都陷入了沉思。

 虽然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

 但防空的逻辑没有变,地区格局也大差不差。

 万一fd2000系统过去,也很难免类似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

 毕竟狗大户的战术素养和保密水平还差那么一点。

 防空系统被打坏了不要紧。

 最重要的事关键数据会泄露,这种损失是无法承受的。

 尚老总点点头,有点偏向于这种立场,但他还是想多听听意见,广开言路。

 “小郑,你怎么不说话?”

 郑宇村放下手中的笔:“诸位说的都有道理,总之目前的情况总结下来,fd2000过于先进,不便出口。”

 众人刚要点头。

 郑宇村突然话锋一转。

 “但!如果我们有更好更先进的防控选择呢?”

 “有更好的选择,我当然是倾向于出口了,没必要和钱过不去。”尚武苦笑。“关键是咱这不是还没有选择吗?”

 郑宇村还想再接一句,可是考虑再三,他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

 看到大家的意见几乎一致。

 尚老总开始做决定性发言:“现在不比以前。”

 “狗大户依然没有见过枪。”

 “但我们可是见过点钱的人了。”

 “不是当年穷的叮当响的时候了。”

 “这个事儿先搁置,要按小郑说的,真有更好的选择,再卖给他们。”

 众人点头的同时都在低估。

 话说起来容易,哪那么容易有选择啊。

 这一搁置。

 也不知道搁到什么时候去。

 等到众人长吁短叹的离开会议室,尚武依然没有放轻松,叫来了秘书。

 “今天会面的内容你总结一下,给上面报上去。如实陈述他们想要防空系统的事儿,并且把我们刚才说的初步意见也送上去。”

 “明白!”

 话说完,尚武有些对事不对人的面有愠色:“刚才开会前,你说的羊城战区的事儿得重视。”

 “您说科研活动?”

 “对!去查问一下,林枭搞这么大动静要干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