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陆军包赢的(第2页)

 这架飞机存在的意义已经不是单兵作战那么简单了。

 如果将它作为战场前端探测设备,探测的信息无延迟的回传到敌军各单位。

 意味着陆军几乎拥有了全视距的能力。

 假如重要目标藏在隐秘建筑物,甚至核地堡内部。

 只要放出一架蝠翼机,穿过地堡内部的通风管道,它能完成其他单位不能完成的所有侦查动作。

 想想就觉得刺激。

 陈晨继续说道:“除了蝠翼之外,我们还在探索另外几个改型。”

 “以猛禽为样本的鹰翼扑翼机,已经进入了实验室阶段,主要功能为高空精确聚集。”

 “以蜻蜓为样本的蜓翼扑翼机,还在理论阶段,主要功能以高清图像侦查以及高价值目标识别。”

 “以蜜蜂为蓝本的蜂翼扑翼机,正在最后验证阶段,主要功能是毫米级小范围电磁打击,专门攻击敌人高价值的电子设备。”

 有人突然举手道:“猛禽和蜻蜓我们能理解,挺直观的,蜜蜂是个什么原理?

 “这种无人机体型很小,能进入一些大型设备内,在关键部位释放干扰,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陈晨这么一解释,大家了然于胸。

 只要是大型的装备,必定有大型的电子设备为支撑。

 说到底,还是集成电路。

 只要破坏一块关键芯片,就可以做到完全瘫痪设备。

 按照陈晨讲述的概念。

 蜂翼无人机的体型小,可以钻进去。

 只要位置找的准确,不管是释放微弱电流击穿设备,还是进行电磁干扰,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此同时,王小帅补充道:“当然了,这些型号都具备侦查功能,图像传感器都是标配。”

 崔国胜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觉得不管陈晨刚才画的这些饼能不能落实到生产线上。

 眼前这个能像动物一样飞翔和闪转腾挪的小飞机就已经很香了。


 三个参赛队员什么也没有干,只是在掩体内做好了自身的伪装,然后吃着火锅唱着歌。

 前方有几个阵地,多少岗哨,什么火力配置就一清二楚了。

 “同志们啊,无人化,数字化,我们喊了多少年,但是有多少单位真正迈出脚步去干了?”

 “反观人家晨盾,拿到军工牌照才几天,现在成果已经出来了。”

 “仿生这玩意儿也不是新概念吧?”

 “你们这几家单位,有谁敢打包票说干的比人家好?”

 面对崔国胜的质问,其他几家单位的代表无话可说。

 以前晨盾在搞大型查打一体无人机的时候,行业里还是有人蛐蛐的。

 说过他们不务正业,民营企业的凭空无法保证之类的老生常谈。

 但随着人家在无人机领域站稳脚跟,优势逐渐体现。

 人才的虹吸效应导致人家的研发这条线异常发达。

 点子跟不要钱似的。

 再加上名气本就拥有的资本扩张功能,让晨盾花着别人的钱,建立了很多条生产线。

 就拿小小的一架蝠翼来讲。

 人家的图纸下来,造大型无人机的生产线当场建模,当场就能生产。

 效率之高,他们无法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