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你跟三教九流有什么仇?(第2页)

 这个数字,直逼五代机的性能。

 “陈总,您也太谦虚了,这还能说有差距?”

 陈晨点头:“有的,我们从来都是正视差距,争取下一代能够做到更优。”

 不敢想。

 整个摄制组都不敢想。

 好嘛。

 007的反射面积,约等于看不见。

 试想一下。

 在大海之上,一艘船只能被目视,而不能被雷达选中。

 那是多么的可怕。

 这会导致情报上的根本误判。

 你以为的1v1,实际上是1vn。

 你永远不知道在雷达看不到的角落,藏着多少这种隐身船。

 当弄清楚真实敌人数量的时候,为时已晚。

 你能目视到虎鲸,说明虎鲸的武器也差不多瞄准你了。

 想到这儿,林清心立刻问道。

 “这样的话,虎鲸是不是可以发动超视距打击?”

 陈晨很谨慎:“能不能发起超视距打击,主要取决于虎鲸的武器配备。”

 “了解,那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当然,请跟我来。”

 紧走两步,陈晨带着林清心来到了舰岛后方的甲板。

 “在你脚下,就是两个通用垂直发射系统。”

 “可以发射弹长九米以下的通用弹种。”

 “一弹四坑,冷热共架。”

 编导坐不住了:“陈总,我们的节目准备上新闻的。”

 “我知道啊,不上新闻我还不说呢。”

 “我的意思是,悠着点,数据太浮夸我们不好剪。”

 编导一直在后方坐镇,把控着整个采访的氛围。

 前面的那些采访虽然夸张,但还有可信度。

 能剪。

 刚才陈晨说的这每一句话,都播不了!

 究其原因——吹牛逼。

 咱这儿可是严肃媒体,播出去是要负责任的。

 你吹牛,起码要挨着边的吹。

 哪有小艇上850通用

 垂发的道理,这不是闹呢吗?

 这套垂发系统是海军主流的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发射除大型导弹外的所有武器。


 包括但不限于:hhq-9远程防空导弹、yj18a反舰导弹、y-8反舰导弹……

 这些货,哪一个不是大杀器?

 有的驱逐舰都配不全,你一小艇就标配了?

 陈晨没听明白编导的担忧:“你是觉得我说的太保守了是吧?那我重说。”

 下一秒。

 陈晨面向摄像机,一本正经。

 “虎鲸系列初期能够搭载850筒径以下的大部分弹药。”

 “但后期改型我们会致力于大型导弹的兼容。”

 “争取能在第二代第三代改型完成远程洲际导弹的部署。”

 !!!

 编导拍拍脑门,觉得自己在对牛弹琴。

 “我不是觉得你说的保守,我是觉得你说的没边了,你这个船能搭载yj-18?”

 陈晨被逗笑了,甩手让随行人员打开发射盖。

 他站在发射井边朝内指。

 “这有什么不能的?”

 编导站在发射井边,朝内眺望,仿佛看见了深渊。

 还真可以!

 无论是深度还是直径,都够的!

 垂直发射系统,无非就是弹长和直径两个硬指标。

 只要结构允许,那就不是什么难事。

 可——

 这也太抽象了!

 这么一艘小艇,装yj-18,想都不敢想。

 看到这一幕,林清心后知后觉。

 “等会!如果能装载yj18,那这艘船的打击范围就是660公里?”

 陈晨点头:“理论上是这样的。”

 舰船的攻击范围,取决于船上武器的最大射程。

 yj18作为我军最强的反舰武器之一,射程是世界之最。

 同级别的武器里,无论是大毛还是鹰酱,都差的很远。

 这也让搭配了yj18的船只能够在超远距离内发动打击,降低己方舰队暴露风险,能有效扩大战术纵深。

 “如果搭配上战术隐身,那岂不是完全体的超视距打击?”

 “如果地方没有高性能雷达,理论上是这样的。”

 就别理论了!

 肯定是。

 普通舰载雷达的探测范围也就三五百公里。

 “您这艘船单凭yj-18,就足以超视距打击了。”林清心略微破防。

 “话不能这么说,我们搞武器装备的不能有侥幸心理。”

 陈晨摆摆手。

 “我们不能只考虑海面上的威胁,还有天上的威胁,预警机什么的。”

 “???”

 不是——!

 老师!

 你是艇啊!

 你考虑那么多干什么?

 又是预警机,又是舰载雷达。

 你明明就是一艘艇,执行的是近海任务。

 假想敌怎么能是敌方舰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