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出身寒微,不是产业不升级的理由(第3页)

 曹子华觉得自己比喻恰当极了。 

 嗷嗷一顿操作,结果运费比货物价值高。 

 一次两次解决一下急用需求也还行。 

 长此以往,底裤要亏掉的。 

 “这次替卫筱运货,主要是给别人看的。” 

 “给谁?”曹子华不懂就问。 

 “给想看的人。” 

 说完,陈晨拂袖而去。 

 曹子华脑仁痒的不行。 

 不是,哥们儿。 

 话说一半,以后没老伴儿的! 

 …… 

 …… 

 大洋彼岸。 

 ard总部。 

 顶层总裁办公室,窗帘紧闭。 

 “老安,没必要搞这种,让别人看见还以为我取向有问题。” 

 周旭对于安德鲁的谨慎态度尊重但不理解。 

 安德鲁则是坚持己见。 

 “小心驶得万年船,要让人看见你跟我来往,不好解释的。” 

 “另外,我姓杨。” 

 “不信安。” 

 听到这话,周旭非常轻松:“我还能不知道你姓啥?” 

 这段时间周旭一直在这边休假,但一直没有机会来ard的总部看看。 

 毕竟作为ard的实际掌控人,周旭还是很挂念自己的无人机帝国的。 

 “怎么样,最近有什么问题吗?” 

 安德鲁作为周旭最信任的经理人,能力值是拉满的。 

 他拿着报表,把公司从财务到管理再到市场,挨个给老板掰扯了一遍。 

 在东方神秘力量的技术加持之下。 

 ard在北美的扩张之路几乎没有什么阻碍。 

 即便他们拿到的事二流甚至三流的技术,在这边也是降维打击。 

 情到深处,安德鲁也不得不感叹。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我们现在用的东西,都是陈总他们淘汰了两三代的东西。” 

 “这放在十年前,谁敢想?” 

 “这边啊,已经没救了。” 

 周旭对这话持有怀疑。 

 “陈总老念叨一句话。” 

 “可以说鹰酱坏,不能说鹰酱菜。” 

 “技术他们不是搞不出来,毕竟教育资源和顶级人才他们也是有的。” 

 “关键在于他们有技术,但做不出来。” 

 安德鲁恍然大悟。 

 眼神中流露出‘总座高见’的意思。 

 周旭一言道出了ard的核心竞争力。 

 背靠东大的全产业链,以低廉的价格进购无人机零配件,组装出来的无人机才能以极端性价比称霸北美。 

 就拿ard目前的旗舰款来说。 

 全机除了塑料壳是本地生产之外。 

 所有零件都是进口转内产的。 

 细分零部件通过各种渠道来到ard,然后进行组装,最终喷上made in usa。 

 如果这款飞机的所有零部件全本地生产,也不是做不出来。 

 只是价格会高的离谱,瞬间失去竞争力。 

 “话说到这儿。” 

 安德鲁突然想起了什么。 

 “这一个季度的物料进口似乎有点问题。” 

 “交货的期限都有一定的延迟。” 

 “一两个月的话,我还能坚持。” 

 “再慢,就要影响生产了。” 

 正因为生产前仰仗于进口,物流就显得至关重要。 

 以前的渠道大多都是散货船夹带,以其他零件报关混进来。 

 还有一小部分是从其他非正常渠道走私进来的。 

 虽然麻烦一些,但供货还是挺稳定的。 

 “我就是为这个情况来的。” 

 “陈总那边说他要优化一下物流渠道。” 

 “叫我们这边做好准备。” 

 周旭带来了陈晨的最新指令。 

 可安德鲁有些不懂了:“怎么准备?我自备集装箱还是怎么说?” 

 “下个月五号,会有货来。” 

 “接或地点是北纬36°10′,12经度:西经115°08。” 

 “具体时间他会通知,你准备卡车去就好了。” 

 “注意做好隐蔽伪装工作。” 

 “????” 

 安德鲁接过写着经纬度的小纸条,一头雾水。 

 从地图上看。 

 这里倒是离ard总部不远,一百多公里。 

 关键这个地方,是沙漠无人区。 

 除了仙人掌之外,什么都没有。 

 最近的公路,都要三四十公里的距离。 

 而且这个地方四六不靠。 

 离边境很远,离海运港口也很远。 

 甚至离空港,也有很长一段的距离。 

 安德鲁实在想不到,为什么在这里接货。 

 “在这个地方接货?” 

 “货从哪里来?” 

 “从天而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