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山里婆(第2页)
其实,大部分县城的学生是好的,他们并没有因为是县城人而感到高傲,当然也有一些捣蛋鬼,他们自觉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经常欺负乡下来的学生,骂乡下的学生是乡巴佬,特别是山区沿海来的,而这种城里生还会被有些势利的女生看成是英雄,潇洒,以至于他们这些人便会更加的洋洋自得,心高气傲,目中无人。
而有些山区沿海来的学生,本来书是念的挺好的,但是,当他们看到那些威风凛凛的城里生时,便会主动的巴结他们,高攀他们,给他们当马仔,以此来平衡自己山区或沿海人身份的不足。
这些人像极了抗日战争时代的汉奸狗腿子,他们有时也会狐假虎威欺负他人,自己觉得在老乡人面前高人一等。
而对于杨晓薇来说,她觉得秦洲变得沉默寡言,老实巴交,多半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山区人,身份卑微,有自卑感的原因。
但秦洲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想的,人家再什么叫他"山里母",甚至"山里猪",他也不会生气。他想自己既然低人一等,就必须实现超越,因为杨晓薇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学校,别说杨晓薇她那与县长一样级别的老爸,就是教育局的一个小股长,对学生来说就是天大的官,所以,别说有人敢看不起同是溪洋山区来的杨晓薇,就算是城里人,也都把杨晓薇捧得高高在上。
秦洲表面上装自卑,目的是为了默默无闻的念书。但他心里也清楚必须依靠杨晓薇,这样才能确保自己有安静的氛围念书,因为,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心高气傲的城里人看秦洲比较老实,会经常欺负他。而有了杨晓薇作后盾,自然没有人敢欺负秦洲,秦洲便如鱼得水,发奋念书。
不过,还让杨晓薇不明白的是,即便大学毕业后,初、高中同学聚会上,秦洲依然表现的沉默寡言,默默无言。
初、高中同学的聚会,已经没有了城里、平原、山里或沿海三个等级概念了,更多的是以谁考上大学,谁分配好单位来分等级的,那些在台面上最心高气傲的人,已经不是城里人了,而是分配到好单位的人,特别是个别分配到省直市直机关的人,连老师都会特意过来向他们敬酒,还会说一些"前程似锦,前途无量"等恭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