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全国第一个“黑名单”(第2页)
"黑名单"制度效果很好,在过年的前十天为止,溪洋整个乡基本上完成了食用菌特产税的征收任务,共收取全乡应收户9192户的9157户,共计收取"菇筒税"280多万元。
这一年,溪洋乡共实现财政收入460多万元,增长151.1%,为全省税收增加比例最高的乡镇。同时,溪洋乡的做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赏与充分肯定,并作为津海县那一年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最经典的经验交流。春节过后,全省有种植食用菌的地区,均借鉴溪洋乡的做法,全面实行"菇筒税"征收措施。
虽然全省有种植食用菌地方的老百姓怨声载道,他们大多是贫困地区,是被扶贫的对象,但是在官方,李庆阳是全省出了名的超人、能人。
同时,县委也很清楚溪洋乡党委书记陈奎阳与乡长李庆阳之间一直有矛盾,其实这种一个地方的主官之间有矛盾是一种普遍性现象。但是对县委县政府来说,因为李庆阳是超人,能人,于是,为了李庆阳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县委决定把陈奎阳调离,任命李庆阳为溪洋乡党委书记。就这样,李庆阳在溪洋乡乡长的位置上仅仅才十三个月,便转任为溪洋乡党委书记,也是李庆阳进入乡领导班子后三年多的时间里便当上乡一把手。
在李庆阳的大力支持下,陈厉洪也顺利的当上了乡长。
原来,在乡长位置上,李庆阳只是向刘海清极力推荐陈厉洪,在得到刘海清的初步同意后,李庆阳心安理得的向陈厉洪索财:"这次机会难得,你没经验,你都不要去跑,我帮你跑,绝对给你一步到位"。陈厉洪十分相信李庆阳,便向李庆阳提供了二十万元的活动经费。李庆阳说:"包在我身上,没办成全额退返"。陈厉洪感恩戴德、感激涕零李庆阳的肝胆相助。
为了确保陈厉洪乡长位置的万无一失,李庆阳带上六万元现金去刘海清办公室汇报工作。
李庆阳把这六万元钱与十份《中共津海县溪洋乡委员会关于下一阶段党建工作方案的报告》一并放入大纸皮档案袋内,与刘海清约好汇报时间后,前住刘海清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