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地方新民政建设(第2页)

 张华的均田制使得扬州的农业产量有了显着提升,不仅解决了本地的粮食问题,还能向其他地区输出大量粮食。粮食的富余吸引了众多商人前来交易,扬州的市场日渐繁荣。同时,张华鼓励民众发展副业,如养蚕、织布等,增加了民众的收入来源。扬州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成为了帝国的粮仓和商业中心。

 张华为了更好地推行均田制,特意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土地分配系统。他亲自带队下乡,一边为农民介绍均田制的好处,一边按照农户家庭人口数量和劳动能力进行土地分配。农户们在得到适合自己的土地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劳动积极性。张华还鼓励农民种植高产作物,并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农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们更加忠诚地拥护张华的治理。扬州的农业生产因此蓬勃发展,荒地变成了良田,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扬州地区的农民在均田制的激励下,开垦荒地,改进耕作技术,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张华意识到仅仅依赖农业无法让扬州持续繁荣,便在扬州城周边建设起集市,引入外地商人,带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集市成为扬州的新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和资本。张华还在集市中心设立了粮仓和救济所,以备不时之需,保障了民众的基本生活。扬州的推广经验还被张华推广到整个江南道,让整个江南道都按照均田制分田于民。江南农业来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而新的府兵、募兵制,女将女兵组成的火器营等部队则成了这些政策推行的军事保证!在张华的努力下,江南地区的经济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张华深知,一个地区的繁荣离不开文化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