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癫叁捯肆

第175章 宽厚的赢子楚(第2页)

 闻言,秦臻开口,耐心的解释道:“大王乃是世间少有的贤明之君,更是一位慈爱且开明的父亲。当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历练中愈发优秀,足以担当家国重任时,大王只会感到由衷的喜悦与欣慰,根本不会生出嫉妒亲子的荒谬念头。

 再者说,公子自归国以来,如今已经得到了宗亲、武勋集团以及以丞相为首的众多朝臣们的支持。

 尤为关键的是,华阳太后身为楚系外戚之首,现在把心思也放在了公子身上,在她的影响下,芈姓中的大部分族人,也开始逐渐倾向于站在公子这一边。

 如今朝堂内外,人心所向,大秦太子之位,除了公子之外,实在找不出第二个更合适的人选了。”

 纵观华夏数千年的漫长历史的长河之中,那些登上皇位、坐拥天下的帝王们,其内心世界往往极为复杂。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儿子竟能赢得众多人的拥护与支持时,内心的波澜可想而知。

 帝王之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荣耀,而这份权力的独占性,使得帝王们对任何潜在的威胁都保持着高度警惕。

 一旦察觉到儿子势力的膨胀,必然会绞尽脑汁,想出一系列应对之策。

 以遏制这个儿子日益增长的势力和影响力。

 在历史的浩瀚篇章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刘邦之于刘盈,李世民之于李承乾,以及康熙主导的九子夺嫡等。

 九子夺嫡,更是堪称历史上皇子争权的经典案例。

 身为一国之君,掌握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帝王,绝对不会容忍任何有可能威胁到自身皇权统治、分散其手中权力的因素存在。

 即便是血浓于水的亲生儿子,若对其放任自流、任其势力坐大,也极有可能致使权力旁落。

 毕竟在朝堂之上,大臣们本就心思各异,一旦某位皇子权势过度膨胀,便极易引得他们心生觊觎,暗自盘算如何在皇子身上押注,以期为自己谋得更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