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癫叁捯肆

第238章 韩国妥协(第2页)

 此番出使,不过是走个过场,他只需静候佳音,待韩国同意秦国的条件,他便能带着这份大功,风光无限地返回秦国。

 .........

 事实上,事态的演进恰如蔡泽心中所料那般,丝毫不差。

 咸阳城内,嬴政与群臣敲定对韩施压策略时,蔡泽便已预见韩国大概率会在重压之下选择妥协。

 这份预见,源于他对秦国强大国力的自信。

 更来自他多年来纵横列国、洞悉各国局势的经验。

 就在当天下午,韩王然便紧急召见了丞相张平和太子韩安,责令二人即刻与蔡泽展开谈判,以商讨关乎两国局势的具体事宜。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陷入了激烈的讨价还价和反复周旋。

 蔡泽身着秦国官服,气定神闲地坐在主位上,对面的张平和韩安则神色凝重。

 他凭借其出色的口才和敏锐的洞察力,巧妙应对着张平和韩安提出的各种条件和要求。

 蔡泽时而引经据典,阐述秦国实力与立场:

 “自秦孝公以来,我秦国变法图强,历经数代君主努力,国力蒸蒸日上,兵强马壮。

 如今我大秦之威,已令天下震动。韩国若执意对抗,不过是以卵击石。”

 时而晓以利害,剖析拒绝条件后韩国将面临的严峻后果:

 “若韩国不答应秦国的要求,大秦铁骑一旦南下,韩国城池将如几年前那般被轻易攻破。

 到那时,生灵涂炭,韩王的宗庙社稷也可能将毁于一旦。韩王难道忍心看着韩国百姓受苦,祖宗基业毁于战火?”

 其言辞逻辑严密,环环相扣,令张平与韩安一时难以招架。

 张平与韩安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他们据理力争,试图为韩国争取更多权益:

 “秦国所提条件实在苛刻,缑氏和轩辕乃是韩国重镇。

 割让此二城,韩国防线将被撕开大口。

 且粮草精铁,皆是韩国百姓辛苦劳作所得,如此大量征收,百姓将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