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荀况寻访(第2页)
嬴政虽已登基,却尚未真正亲政,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决定放手一搏,这不仅是为了助嬴政早日掌控大权,更是为秦国的未来开辟一条光明大道。
权衡再三,秦臻决定暂时隐忍,不去轻易触碰这微妙的平衡。
在时机尚未成熟之际,任何轻率冲动的举动都极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若行动失败,不仅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更严重的是,秦国朝堂可能因此陷入混乱,多年积累的国力和发展势头将被打断。
给整个秦国带来灭顶之灾,让秦国一统天下的宏愿化为泡影。
所以,他将会密切观察各方势力的一举一动,静静等待那个既能打破旧有格局,一举铲除阻碍嬴政亲政、秦国发展的绊脚石,同时又能确保秦国朝堂,在平稳过渡中顺利迈向新繁荣的绝佳时机。
届时,他将雷霆出击,助力嬴政开启秦国的崭新时代。
.........
数日后,鬼谷学苑内,一切都显得静谧祥和。
此时荀况踱步慢行,他的身形略显佝偻,步伐蹒跚,却眼神坚定,手中牢牢攥着一封书信。
他穿过学苑的回廊,最终,他停在了秦臻的门前。
“小友!”荀况轻声喊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岁月沉淀下来的醇厚。
秦臻正在屋内专注阅读手中的文书,听到荀况的声音,他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荀夫子,来了。”秦臻迅速起身,迎向荀况。
“小友,百家大会在即,你可有意前往?”荀况开门见山地问道。
秦臻听闻,略作思考,然后回答道:“嗯?荀夫子,这次百家大会是在何处举办?”
“此次盛会,于楚国楚墨在下邳所设之墨社举办。那是一处颇具灵气之地。”
“那荀夫子可有意前往?共襄盛举,为天下明大道。”秦臻问道。
荀况抬手轻轻扶住桌沿,在椅子上缓缓落座,动作间透着年迈体衰带来的迟缓,目光温和却透着岁月的沧桑。
一阵沉默后,荀况微微摇头,轻叹了一口气,声音中透露出些许无奈:“小友啊,老朽如今年事已高,这长途跋涉怕是力不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