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天,变了

 李老哼了一声道:“好不好,你不是早就看出来了?”

 钱老则深深叹了口气:“张老啊,你有个好儿子,京剧的天......该变了......”

 张老见状,勾起嘴角道:“这出戏成了......”

 三位老人家都是各派的活化石,看问题的角度不是小辈儿们能比的。

 他们都清楚,今天这个封箱大戏成了。

 不仅仅成在唱腔又或者黎派立派,而是成在改编后观众的接受程度和反应。

 或许大家还没有发现,今天的剧目并没有和之前一样配有字幕。

 可几乎所有人!

 是所有人!每一个人!

 不论是不是戏迷还是观众,大家都沉浸在了故事之中。

 一出新戏,还是改变了故事情节的新戏,居然能做到所有人都看懂了,还那么沉浸,这已经说明了太多太多。

 戏迷们甚至不再把目光简单的放在唱腔之上,更多的讨论起了戏中人、戏中的喜怒哀乐。

 说白了,观众的心被戏吸引住了!

 这行有一句话叫“生书熟戏”,意思是说,听书要听生的,听戏要听熟的,才能获得更多的享受。

 很多人刚听京剧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听不懂。

 就是一些比较喜爱京剧的人,初听不熟悉的新唱段,也有辨不清唱词中某一些字的情况,甚至也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

 可华夏人骨子里就有着和其他人不同的基因。

 是文化底蕴也是文化传承。

 你说大家都不爱京剧,这话不对。

 一首首戏腔歌曲传唱度不比流行歌曲小。

 可你要说大家都爱京剧,那也不对。

 你在街上随机采访一位年轻人,问他是否听过京剧,得到的答案也大多都是否定。

 不仅如此,就连很多所谓的戏迷有时候也更乐意听一个片段,完完整整的听过一出戏的又有多少?

 京剧入门的门槛注定在这个时代成为发展的阻碍。

 可今天不一样了。

 他们看到了新的发展。

 自从传统京剧恢复上演以后, 有些听不大懂京剧唱念的人, 动不动就说“韵白”不好, 妨碍了他们听戏。

 但事实上,韵白乃是前辈艺人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 从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创造出来而又经过洗练、规范了的一种十分动听的艺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