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张瑶(第2页)

 张瑶显得极其热心,似乎对三农计划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她提议,除了李明的技术支持,自己也能带来一些资金支持,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投资,帮助村庄更快发展。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强烈的商业气息,完全不似一个普通亲戚的关心,反倒有些像是看准了商机。 

 杨小鱼在听了几番后有些犹豫,尽管她和张瑶有些亲戚关系,但对方的热情也让她产生了警觉。 

 “张瑶姐,您能来真是太好了,我们现在确实需要一些商业资源的帮助。 

 不过,您说的这些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下,毕竟要在本地发展,需要一些合适的策略。” 

 然而,张瑶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开始在村里跑得飞快,她不仅与村民们建立联系,还主动提出想要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商业合作模式。 

 她看中了村里的农产品,尤其是柑橘和大米,建议通过一些投资方式提升其市场价值——并且,她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帮村庄寻找“大客户”。 

 陈默和杨小鱼也看到这件事情的发展,有些担心她的资金支持背后是否藏有其他目的。 

 张瑶提出要开一个会议,邀请一些她认识的投资人来村里“实地考察”,并且建议村里的农田按她的建议进行更大规模的种植,并进行包装和品牌化销售。 

 此时,李明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不再像之前那么关注农田的技术问题,反而频繁出入村委会,似乎在默默参与着张瑶的一些计划。 

 陈默和杨小鱼越来越感觉到,他们的努力可能正在被某种商业模式所裹挟,甚至有些不受控制。 

 一场商谈终于在村里的会议室举行了。 

 张瑶邀请的几位投资人席坐一旁,热情地与村里的一些骨干沟通,几乎没有给村民们任何空间去讨论他们的真正需求。 

 会议开始时,张瑶直接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打算通过资金投入和市场运作,带动村里的农业产品大规模走向市场。但随即,她的口气转向了“如果村里的合作能顺利进行,大家就能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