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登天之路,化龙之门(第2页)

 “公平!” 

 说到这里,张靖看向程昱,面容正色道:“公平乃科举制之底线,谁也不能、不许、不准,逾越此线,违者以叛逆论处!” 

 科举制,是寻常百姓,唯一实现阶层跃迁的途径。 

 要是科举制都做不到公平与公正。 

 那么官吏的选拔,又将回到察举制。 

 亡国必将不远。 

 差的,只是一个黄巢,或一个落榜生。 

 张靖不愿看到黄巢和落榜生的出现,那么在这一方面,就必须使用重典,谁要是嫌命长,就可以拿全家来试试。 

 “属下领命!” 

 程昱闻言神色郑重,恭敬作揖应是,对于主公口中问罪,他没有任何意见,甚至深表赞同。 

 毕竟寻常百姓之家。 

 能出一个学子参加科举,那已经是千难万难,这要在整个差别对待,程昱觉得以叛逆论处,那是一点都不过分。 

 “仲德!” 

 张靖行至主位,取出一册书籍,旋即将其拿给程昱,出言道:“此书极为不错,可将其给到礼部,往后治下学校学子入学,当先习此书!” 

 “贵粟论!?” 

 程昱双手接过书籍,眼中带着郑重与疑惑,因为他对此书比较陌生。 

 “是论贵粟疏!” 

 张靖见状,缓声解释道:“乃前汉的晁错,晁大家,呈于汉孝文皇帝的奏疏,此前执法者从康成公处取氾胜之十八篇时,后者便将此书一道让人送了过来!” 

 论贵粟疏,又被称为西汉鸿文。 

 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它的影响,堪比思想与文化的革新。 

 只不过,论贵粟疏虽好,在文景之世还能勉力施行,但到了东汉,就彻底失去了施行的土壤。 

 再加上当初的晁错。 

 为景帝削藩摇旗呐喊。 

 导致藩王联合‘清君侧’,最终被景帝下令腰斩,以平息藩王之怒。 

 自此,《论贵粟疏》便沦为杂书。 

 其主旨在于重视农耕,也正因如此,郑玄在得见张靖需要氾胜之十八篇时,才将论贵粟疏一并送来。 

 张靖通览全文后, 

 对晁错的才能,亦不禁感到钦佩。 

 在起初之际,张靖本想将此书留在学宫,以供将来有入仕机会的学子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