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准备接触

于是,等着时间又是过去了七天。


 在各个位面尖端性科技产物,所带来的各种灵感迸发与样板模型的辅助之下。


 一件件能够较大幅度提升大型舰船的建造速度,可谓是革命性变革般的大型工程设备,从家园级综合生存舰上被批量生产了出来。


 第一批由1先驱基地市西北方向两个超级船坞内,完成了船体基础框架结构的六艘曙光-05标准型远航舰,在此时天色朦胧发亮的这会儿,由下方六道超重型滑轨将其推到了地表上方。


 各种身穿不同颜色制服的技术工程师,从这六艘曙光-05标准型远航舰尾舱门进入,开始安装各种舰载精密仪器、和舰艇内部线路方面的最后调试工作。


 在陈离通过一架k03型空天巡游无人机传输回来的实时画面。


 这六艘曙光-05标准型远航舰可谓是集合现在人类所掌握的各种尖端科技了。


 大致数据参数如下;


 整体长度达到1542米,高度为426米、宽度为398米。


 舰艇全重在32.5万。


 除了内部18.2万个和蒙德拉级远洋舰性能相近的休眠舱以外。


 武器系统和舰艇结构性装甲上,虽和龙舟级远洋综合舰有着较大的差距。


 可像是在聚变反应堆的能源舱室,还有舰艇尾部的动力舱室、舰艇上层和下层甲板的武器舱室等位置都留下了额外的扩张空间。


 且在当前安装了八台kv-3改型核聚变反应堆和四组晨曦5型曲速引擎系统的它,通过家园级综合生存舰舰载智脑数十次的模拟估算,也应该能勉强达到w3级曲速航行的速度了。


 就是单次持续时间相比蒙德拉级远洋舰还会稍微差点,至多只能维持160分钟的样子。


 不过,对于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就拿出了这样的方案,且还真让1号先驱基地市这边两个超级船坞完成了六艘舰艇的组装,确实算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奇迹了。


 而也正是因为陈离本人处在现在这种位置上,可以说是非常清楚其中所要面对的各种难题。


 是真没想到集合联邦内的这帮尖端科研工作者,还有各个领域的技术大拿,他们竟然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果的他,对此,在这一刻也是默默注视着眼前的画面,不免是有了些许的失神。


 接着,陈离就想到这颗行星上本土生物曼迪,哪怕经过了二次畸变的它们在昨晚,又是好像在某种意志的操控下,进行了以四五个体的那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