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攀比之心(第3页)

 再也没有比团聚更好的礼物了。 

 帝后带头捐赠,柳太后及所有皇室成员积极响应,朝臣们一见,那他们怎么着也得捐一点吧。 

 捐赠是好事,原则上是有心就好,但不知谁带的头,后面的人越捐越多,竟然攀比起来了。 

 “攀比之风不可长,但这些钱银未来是用在烈士遗属身上的,那就让他们再攀比攀比。” 

 晚膳时,容铮笑眯眯地跟谢瑶华说。 

 谢瑶华也觉得这样的攀比挺好:“我有个好主意。” 

 “什么好主意?”瞧了她一眼,容铮笑,“我怎么觉得,你这是憋了个坏招?” 

 “哪有什么坏招?无非是想让这些捐出大钱的人有个心理安慰罢了。” 

 “你是想……” 

 “捐得最多的朝臣,赐个贤慈的封号,捐得多的百姓,就赐他个仁善之家。”谢瑶华说,“你注意到了吗?有个姓沈的家世不显的六品小官,捐了二十万两白银。” 

 容铮确实没有注意到,他来了兴趣。 

 “我让青萝去查了下,这位沈大人有个舅舅,是个大商人。”谢瑶华道,“我再让接触了下,了解到小沈大人的舅舅捐这么多钱,是想让自己的孙子记到小沈大人的名下,好参加后年的科举。” 

 “二十万两,他如果用来贿赂主考官,只怕已是内定的进士,但他只想要一个参加科举的机会。容铮,你什么感想?” 

 容铮闻歌知雅意,反问道:“你想怎么做?” 

 “书,不该是只有有钱人才配读的雅事,科举,也不是世族大户子弟的专属,夫子应有教无类,人才的选拔也不应该设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等到人人都读得起书,那么就只有真正优秀且足够努力的人,才能从千万学子中脱颖而出。而拥有丰富的知识,仅仅是人才所需要具备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全部。商人的孩子,他们所具备的品质,不是官家士族的子弟能具备的。” 

 “所以容铮,后年的科举考试,我要废除身份限制,只要是大兴的子民,都可以参加考试。” 

 “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