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粮价恐慌!(第3页)

 

张公子一拍桌子,骂道:“与其像个贫苦百姓般生活,倒不如搏一搏,或许有一线生机!”

 

“你这个年轻人,过于冒失……”陆老爷刚想骂他几句,孙老爷子便开口制止道:“如今,我还有一计,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什么办法?”

 

“如今这苏州城的粮食买卖,都要经过你我士绅之手。如今粮价暴跌,百姓争先恐后的卖粮……我等可以大肆收购粮食,哄抬物价,让城内的百姓买不起米,他们自然就有了怒气。”

 

“再稍稍加以引导,必然会撒到官府头上,上万百姓一同冲击府衙,这新政也就推行不下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苏州的布匹、粮价确实被他们垄断。

 

比如说,遇到了丰年,他们便会联合压低粮价,让百姓赚不了太多钱财;若是遇到荒年,他们又会抬高粮价,让百姓买到昂贵的粮食。

 

所以无论是丰年还是荒年,苦的都是百姓。

 

士绅永远不亏。

 

这是他们的一贯手段,可是吧,他们不敢做的太过分,因为百姓有了怨气,搞了暴乱。等到官府追查下来,他们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现在,却让孙老爷子嗅到了火中取栗的机会。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只要能好好的引导百姓,数万百姓冲击府衙……那画面太美,孙老爷子简直不敢想象。

 

一想起来,上千名士子与方孝孺辩论一个多月,竟然均败在他手中,甚至还有两三百士子被方孝孺的风采折服,甘愿成为其门下走狗,为其新政摇旗呐喊,妥妥的见风使舵。

 

孙老太爷心中就一阵反胃。

 

一群腐儒,不堪大用。

 

还是质朴的百姓好使唤啊,没什么脑子,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士绅们对视一眼,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便都同意了下来。

 

说到底,他们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只能同进退。

 

于是,一场针对苏州粮价的阴谋悄然酝酿开来。

 

很快,苏州城的粮价开始疯狂上涨。

 

原本几文钱一斗的米,短短几天内就涨到了几十文,而且还在不断攀升。

 

那些种地的百姓看着飞涨的粮价,心中极为高兴,粮食价格涨了,他们的粮食也就能卖个好价钱了。于是他们纷纷出售手中粮食,换取钱粮。

 

但是粮价一路飙升,丝毫不见停歇。

 

那些原本以买粮为生的百姓,他们惊恐的发现,粮食一天一个价,一路飙升。

 

很快,心里充满了对断粮的恐慌,他们开始拿出自己全家所有的积蓄,疯了一样的抢购粮食,囤积在家中。

 

然而,各个粮行的的老板们表示,粮食已经卖完,而且短期内不会再有新的粮食供应。

 

这下,百姓们彻底慌了。

 

“这可怎么办?粮食没了,咱们吃什么?”一位妇人焦急地拉着丈夫的手,眼中满是恐惧。

 

“别慌,说不定过几天就有粮食来了。”丈夫虽然嘴上安慰着妻子,但心中也充满了不安。

 

“我……我们不该卖粮食的,都怪我,看着粮价高,就把家里的粮食全卖了,想着等以后粮食便宜了,再用银子买回来,这样还能大赚一笔,结果现在连吃饭的粮食都没了。”

 

“爹爹,我饿。”

 

苏州城内人心惶惶,忽然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是新政的施行,让士绅们纷纷逃离苏州,导致粮价飙涨。

 

于是,一些百姓开始聚集起来,议论纷纷,甚至有人私底下指责方孝孺和朝廷。

 

(简单来说,当权力大到可以控制市场时,就已经在商业上立于不败之地。比如巴菲特炒股票,他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抬高一只垃圾股的股价,然后在最高点抛售,而股民就像是一颗颗绿油油的韭菜,只能让他收割。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参考倭国地震,抢购食盐,引发暴乱;或者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美丽国收割四小龙。)